社会服务是参政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义务咨询等实践活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述。社会服务是参政党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参政党提高成员社会责任感和组织程度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参政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扩大影响力的重要窗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好新时期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党面临的新课题。下面,谈一些肤浅的想法。
一、新时期参政党开展社会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正确认清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需求,摆正自身的位置,是参政党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前提。当前,参政党开展社会服务的有利因素:
1.有政策支撑。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拓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的渠道。中共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这为新时期参政党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
2.有部门支持。随着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得到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利用与政府对口联系部门的优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弥补了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不足。比如我们依托当地教育局及有关学校的支持,借助他们的财力和物力开展捐资办学、结对助学活动,使社会服务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
3.有组织基础。参政党成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愿意尽自己所能报效社会,愿意为党派工作尽心尽力,以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在参政党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中,能得到广大会员的积极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这是参政党开展社会服务的组织基础。
当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新时期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
1.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社会各种利益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并且成为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主动适应环境变化,自觉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面临的一项新任务、也是新挑战。
2.社会需求发展了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公民政治参与、利益诉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要求公开、公平、公正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诉求的表达方式变得更加便捷直接。如果没有正确的参与、表达渠道,又不正确引导,极易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面对新的社会需求,参政党如何更好地反映和代表所联系群众的利益,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作用,是参政党面临的新挑战。
3.社会服务职能发生了变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社会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服务必须为参政党履职服务。因此,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不能局限于具体的社会服务活动,而是在具体的社会服务过程中,学会思考,探索社会发展道路,提出完善社会制度的设想,使更多的民众收益,这是更高层次更广泛的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与履行职能结合起来,是参政党社会服务面临的新课题。
二、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社会服务层次偏低。目前各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仍停留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义务咨询等传统服务思路上,结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组织开展活动较少,形式不够创新、内容不够生动、内涵不够丰富,没有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多地考虑对社会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自身建设结合不密切。
2.社会服务能力有限。经费缺乏是制约参政党社会服务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党派机关的工作经费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且并不宽余,所以不可能用于社会服务活动。另一方面,有的单位领导对党派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使得有些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
3.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参政党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过程中,还缺乏周密的计划和步骤,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社会服务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的手段,凭各级领导对该项工作的认识程度,做好做坏一个样。
三、新时期参政党开展社会服务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新阶段,参政党履行社会职能,开展为社会服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参政党发展必须坚持的方向,是历史赋予参政党的重要历史使命,关键是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去拓展新领域、新模式和新方法。
1.突出政党性。参政党是一个政治团体,社会服务要有别于一般的社会团体,应从参政党履职的高度来认识社会服务、开展社会服务。首先,必须为推动社会发展服务。参政党开展社会服务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件好事、办一件实事,而是要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提高社会尤其是弱势群体自我发展的能力,依靠社会发展解决社会前进中的问题,通过完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其次,必须为履行参政党职能服务。通过社会服务工作更深入直接地了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使参政党履职更有群众基础,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再次,通过社会服务工作加强参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参政党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和畅通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2.突出时代性。“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正确把握时代特征,突出时代性,是参政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体现。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调整社会服务的内容、方式、手段。在服务内容上,应以关注民生、关注公平、关注稳定为主要内容,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任务。在服务方式上,注意长短结合。即从实际情况,把长期的定点结对服务与临时的短期服务相结合,突出社会效果。在服务对象上,要把点上服务与面上服务相结合。既要向弱势群体开展面对面的帮扶,又要在具体的社会服务活动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向党委政府建议,通过完善制度,惠及其他弱势群体,这样才能有助于社会公平、有助于社会和谐。
3.突出特色性。参政党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是我国参政党的一大特点。坚持特色、发挥优势是参政党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期、新阶段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作为参政党,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根据自身能力,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能做的事情做实做好。民进要利用教育、科技人才相对集中,企业界会员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的优势,开展教育、科技扶贫活动,这是民进社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己有的传统和经验,努力形成服务品牌。当前就要举全会之力,把“彩虹行动”服务品牌做大、做强,并促使更多有爱心的企业和个人投身到这项活动当中,扩大社会服务成果,扩大民进的社会影响。
4.突出实效性。“突出重点,讲究实效”是社会服务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社会服务必须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服务是否有价值的体现。社会服务要增强计划性,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有周密的计划与步骤,努力做到扎实而不表面,使民众得到真正的实惠。我们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其核心就是要体现实效性。立足当前就是在特定条件下对特殊群体开展的扶助活动,比如春节慰问、抗震救灾、结合节日对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的捐款等,可以是一次性的、临时的。而对于教育、科技扶贫则不能局限于一时,而是要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通过长期的经常性的帮助,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增强造血功能,获得自我发展的本领。
作者:民进宁波市委会 赵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