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自身建设 理论研究
如何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基层组织凝聚力与向心力建设不仅关系到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重要作用的发挥,也关系到党派能否健康持续向前发展。因此,如何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永恒的命题。

但目前从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参政议政只是骨干的“专享”,成了少数人承担的职责。二是部分基层组织相对较为涣散,会员潜伏、休眠。三是基层组织活动存在一定娱乐化倾向。有乐愿享,有责难当。许多基层会员活动不参与,任务没人接。

一、原因分析:

1、会员参加会组织的初衷多样。极个别会员入会的动机不纯,部分会员入会后对党派工作不了解、不关心,更谈不上政治责任和党派意识。同时,基层组织对这些会员在思想认识上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

2、 基层组织缺乏有效手段把控涣散现象。基层组织要有“活动”才能有“活力”,有“活动”才能有“凝聚”。但目前基层组织存在着组织生活不正常、活动开展少,与会员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对全体会员履职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激励手段。

3、基层组织班子的感召力尚不强。目前部分基层组织班子整体合力不够,缺乏号召力。表现在对会组织热心程度不够,工作创新太少,活动形式和内容单一,不能有效地调动会员的积极性。部分会员感到与自己的期望有一定差距,因此参与度下降,向心力受影响。

4、基层组织建设的机制尚不健全。基层组织的组织生活制度、联系会员、服务会员、会员履职考核等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有的基层组织有制度但实际执行不力,难以落实。

二、建议与对策:

为有效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本人结合温州民进的实践,建议从构建网络互动平台、榜样引领、健全机制、丰富活动载体等四个方面来强化。

1、建一个“24小时不关门的家”。就是构建“民进+互联网”的工作格局。互联网时代,只有善用互联网,才能让影响半径最大化。比如“温州民进”微信公众平台,就以互动的形式建起一个会员的“网上之家”,每一个会员都是这个“家”的主人,可以随时分享自己的风采、经验和建言,随时可以参与“有奖问答”等栏目。这个平台不仅使每一个会员拥有存在感、参与感、获得感和荣誉感,还走出了“参政议政成了少数会员的专利”的“漩涡”。

2、树立一群有代表性的“旗帜”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精神是可以脱离身体而存在的,具有巨大的榜样牵引作用。民进精神的培育,靠的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优秀的,能彰显民进风范的代表性人物。民进组织应善于发现这些代表性人物,真诚关爱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情况,大力助推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安排媒体采访、拍摄微电影等让这些“人物名片”走进每一个会员心中,走进大众视野。民进老一辈有马骅等精神领袖,新时期亦需培育各个层面的精神领袖与“旗帜”人物,铸造新时期的民进精神。

3、形成一套有温度的服务机制。西方管理崇尚科学,而东方管理崇尚人文。“家国天下”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把“家”给顾好了,“国”的情怀就自然萌生了。尤其是民进,“爱满民进”从来就是我会的优良传统,情感从来就是我会最大的纽带,新时期如何传承这份传统,强化这根纽带?我们认为,必须细分会员人群:老的,少的,贫的,病的,创业期的,成名期的,功成名就的,分别有自己需要服务的内容和展示的平台。会组织应将每一个会员的冷暖装在心里,随时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自然能触动会员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增强向心力。

刚从民进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陈亚岗副主委曾说:“民进就是亲爱的家,民进会员就是亲爱的家人。家是我心里永远的港湾,所以永远没有退出。卸任只是一个中转站,整理一下行囊再上车。”

我想,这就是温度,这就是家的感觉。

4、建一批有感召力的活动载体。活动是最易集聚人心的,但活动需走出“吃喝玩乐”的娱乐化倾向,确立好的活动载体,建立长效活动机制,才能长期有效地感召会员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增进理解,在活动中形成共识,在活动中增强向心力。

一是在社会服务活动中,面对需要服务的对象,会员们呈现的是爱心、爱意与无私奉献的精神。财、智、力高度聚合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团队的归属感亦会高度激发,产生一种蓬勃向上的气场。尤其是当长效载体持续运行产生持久作用之时,团队中的每一员都会在其激励下产生更大聚合力,因为,“自我实现”是每个人的内在需求和最高理想。

二是在参政议政活动中,我们不能被动等待别人来转化我们的调研成果,来递减我们参政议政的边际效应,而应主动搭建成果转化的平台,自主转化会员们关注的热点,焦点与难点命题,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这需要以整合借力的思维牵手媒体,联动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人土,形成开放的参政议政大平台。比如温州民进与温州电视台《政情民意中间站》合作,一年至少保证形成两个话题在节目中播出。因《政情民意中间站》是政府与民众高度关注、也是高度参与的平台,曾获评为第三届浙江新闻名专栏,故播出几期话题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置于聚光灯下,置于社会关注焦点之下的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爆棚,个体在群体中成长,群体在个体中超越。

 

作者:民进温州市委会主委   王丽峰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