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省委会要闻
(全务立交)民进浙江省“基层组织达标考核”制度诞生记

 

 

2002年12月19日晚,北京五洲大酒店。楼外,腊梅绽出新芽,含苞待放;楼内的一间会议室,灯光通明,春意盎然。主人们是参加民进全国第九次代表大会的浙江省代表,他们见缝插针,利用大会休息时间,正在召开民进浙江省七届五次主委会议,部署工作计划。

主持会议的是新当选主委盛昌黎,她是浙江省副省长,八十年代中叶加入民进,对会的工作非常熟悉,不过她从不独断,重大事情决策前总要反复倾听意见。大部分副主委是担任过二届以上领导职务的元老,富有经验。46岁的专职副主委赵光育刚从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调来,原先是中文系教授,虽说没有专职民进工作的经验,但他在到省委会半年多的时间里,潜心学习,已基本摸透并掌握了工作规律,省委会的工作思路在他心里已经有了底。所以,会议一进入研究新一年中心工作的专题时,赵光育就道出酝酿了许久的想法:会中央许嘉璐主席多次在全会号召,民进要建设成为适应新世纪高素质的参政党,我认为,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基层组织为基础,建设高素质的基层组织应该是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其实,赵光育与其他主委早已交换过意见,所以,赵副主委的话音刚落,主委们的话就说开了。分管组织工作的徐博侯副主委马上接着说,在改革开放步子越来越大、市场经济越来越繁荣的今天,我们的基层组织如何去适应?如何去开展工作?支部生活怎样才能更活泼、更有意义?这是涉及到民进兴旺发达的大问题,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正视的大问题;我们的基层组织如都能顺应形势的变化,适应新世纪的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各种工作,则民进建设成高素质参政党的目标就有希望。赵光育、徐博侯副主委的话,引起了与会主委们的共鸣,一致认为明年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盛昌黎主委听着同志们激情的言语,很是赞同,她接着大家的话说:“基层组织是我会的细胞,是实现我会政治任务的基础。江泽民总书记经常告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把民进建设成高素质的参政党,必须要把建设高素质的基层组织作为基础工程。抓好全省基层组织建设,这应该是我们这一届委员会的工作起点。”

2003年为民进浙江省委会基层组织建设年”,“表彰先进的试行办法”,这两个建议在七届五次主委会议上产生了。并在随后召开的七届二次常委会上,形成了决定,又在七届二次全会上得到了一致通过。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是民主党派一个永恒的课题,是民主党派常抓不懈的长期任务,各届的领导都十分重视,前几届省委会也曾在这方面下过不少功夫,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世界政治风云的不断变幻,国内经济形势的繁荣发展,参政党职能的扩展增加,基层组织建设目标、任务也会有些变化,基层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也要作适当的调整。民进浙江省委领导班子认为,省委会要对全省基层组织工作加以指导,首先要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交流工作,理清思路。省委会领导还决定,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不光是省委会的重点工作,也是各市委会的中心任务,调研应采用全省联动,自查、普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随即,省委会徐博侯、陈偕雄、赵光育、韩国熹等四位副主委和穆建平秘书长带着机关调查组,分六路深入到湖州、衢州、绍兴、丽水、金华、杭州等地方组织进行抽查和个案调查。各市级组织的主要领导也带着机关同志,对基层组织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

历时大半年,调研工作结束。在省委会的调研结果分析会上,参加调研的同志通过汇总计算,惊奇地发现全省基层组织先进与后进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基层组织先进、一般、后进的比例由五年前的3∶3∶3变成现在的4∶4∶2,全省基层组织平均活动次数为5.8次,每年活动4~8次的居大多数。调研数据表明:全省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不但没有困难重重、止步不前的迹象,而且总体上呈现稳中有进、健康发展、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究其原因,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关键;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优化支部结构、加强对基层组织换届工作的指导是根本;加强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是提高基层组织工作水平的有效渠道;狠抓制度建设,推动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基础。特别在制度建设上,各地在民进中央颁发的《基层组织工作暂行条例》基础上修订了切合本地实际的规章制度,如杭州、湖州等市委会采取每年由基层支部填报《支部工作手册》的办法,把支部工作规范化变成简单易行;舟山市委会制订的《支部工作考核评比表彰制度》,使支部创优争先工作制度化,更有利于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绍兴市委会为推动组织均衡发展,修订了《合格支部考核条例》,对基层支部实施量化考核,在开展支部达标活动的基础上,每年开展先进支部的评比活动。

调研结果分析会结束后,民进浙江省委会领导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在思索:杭州、湖州、绍兴等地的经验,最可贵的是利用修订制度,使基层组织建设更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这与民进中央强调的各级组织“要把组织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意见吻合。实际上,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不光要求组织建设要规范化、制度化,而且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机关建设诸方面也同样需要规范化、制度化。地方基层建设成功的经验告诉了我们,规范化、制度化给民主党派的工作带来了活力与生气,规范化、制度化是我们各项工作成功的基本保证。“我们也要制订一个更切合本省实际的制度,开展基层组织达标考核活动。”分管组织工作的徐博侯、赵光育又提出建议。省委会领导找了部分地方组织分管组织的同志征求意见,还在部分省直基层支部倾听了意见,论证实施可能性。领导与组织处同志反复具体商量,制订出一份关于民进浙江省委会基层组织达标考核评分的细则。在这份细则中,对支部的思想建设、领导班子、会务工作、岗位工作、建言献策、社会服务等六大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设计了基本分。为鼓励创建特色支部、优秀支部,在考核基本分的基础上还有奖励分。这份草案以保证支部生活的正常化和突出参政议政工作为重点,在支部活动次数(特别是政治学习次数)、提交参政议政提案材料或反映社情民意条数上,都有硬性的规定。年末,在达标支部的基础上,再进行全省性的先进支部评选活动。

2003年12月28日,民进浙江省委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召开。这次大会,群英荟萃,全省11个市级组织的主委、分管组织工作的负责人,机关组织部门的同志,地方先进基层组织代表等各路人马都到了。会议气氛始终十分热烈、祥和。与会同志充分交流了基层工作的经验。在讨论省委会准备推出的基层组织达标考核时,同志们的话更多了。有的说,对基层组织考核,采用量化的手段,使基层组织的责任更清楚,目标更明确,而且有据可循,是个好办法;有的说,全省基层组织统一用省委会制订的达标标准,起跑线一样,评出的合格支部和先进支部人们自然口服心服。更多同志认为,省委会准备推出的基层组织达标考核及评分标准,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非常切合我省实际,在我省各基层组织中全面推出这个达标考核制度的时机很成熟。

2004年2月14日晚,民进浙江省七届六次常委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民进浙江省委会关于在全省各基层组织开展达标考核的决定。接着,在民进七届三次全会上,民进浙江省委会《基层组织达标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正式出台了。

2005年2月,民进省委会推出《基层组织达标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已整整一年,全省各基层组织执行达标考核情况如何,省委会对全省基层组织的达标考核作了调查统计:在382个基层组织中,362个基层组织完全达标,达标率高达95%。很多支部反映,实行达标考核后,支部的面貌比以前发生了更大的改变,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会员参加活动的出勤率更高,支部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新气象。有关基层组织所在的中共党组织也称赞说,民进有了达标考核的制度后,与党委的联系更加密切,活动更加正常、规范。看来民进出台了一个好制度。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