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8年,在中国革命形势处于最关键的时刻,民进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作出庄严承诺,并一以贯之,信守承诺,坚决践行,为我国多党合作历史留下光辉篇章,形成了民进的优良传统。新时代,民进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民进优良传统,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实现新作为。
关键词:“五一口号”、民进、《宣言》、承诺、践行、优良传统、思考
一、70年前发表的《宣言》是民进作出的唯一正确的历史选择,也是民进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作出一个庄严的政治承诺
“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夺取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真正民主的联合政府新政权的行动纲领。“五一口号”一发表,民进就立即表示坚决支持和热烈拥护。马叙伦、王绍鏊和其他团体领导人以及无党派代表在香港联名致电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并转解放区全体同胞,积极响应。同时,在香港还单独发表《宣言》响应“五一口号”,指出:“五一”廿三条是近百年来中国革命史的结晶,是今后中国政治运动舵向的指标,中国的民主人士及民主党派要就是团结在这口号的周围,形成坚固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宣言》表示:“本会誓为实现此高尚目的与中国民主党派,民主团体,民主人士共同奋斗,使新政治协商会议及早召开,进而有步骤地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一《宣言》是民进重要的历史性文件。它首次公开庄严宣布民进要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而奋斗。这是民进在中国“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中间没有任何第三种路径可循进的”①斗争实践中,作出的唯一正确的历史选择,也是民进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作出一个庄严的政治承诺。
二、70年的践行构建了民进优良传统之“脊梁”
70年前民进是这样承诺的,70年以来也是这样践行的,无数位民进先贤和后来者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的真理和“我们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正道,才有良好的结果,否则根本上就错了”②的优良传统,激励一代代民进人在“正道”不断奋斗。
(一)70年的践行形成和巩固了民进民进优良传统--“坚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信念
民进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帮助和支持的结果,有着“坚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的基因。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后,民进把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作为是自己的战斗任务,把共产党的胜利看作是自己的胜利,无反顾地承担起在第二条战线上继续同国民党政权进行斗争和与中共及其他民主党派亲密合作,积极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双重任务。反对美国政府援蒋扶日的对华政策,揭露美蒋反动派的阴谋,继续揭露和谴责国民党独裁政府的罪行,热情宣传、讴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自觉拥护中共的领导,积极投身人民革命斗争。无论是支援解放区、参加筹建新政协、建立新中国,还是为恢复国民经济献计出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并肩奋斗,“始终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阔征程中勠力同心,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③。几代民进人脚踏实地,薪火相传,以七十个春秋的艰辛与奋斗,智慧与心血,形成和巩固了“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政治信念。
(二)70年的践行统一和深化了民进优良传统--“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价值认同
在民进70多年前的成立大会上,马叙伦先生在报告发起该组织的原因和经过时说,纵览目前国是,非促进民主不足以建永固之国基,有组织团体以谋群策群力之必要,取名为民主促进会是要发扬民主精神以促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并提出“联合各民主党派和旨趣相同的人民团体共同战斗”,促成上海爱国民主力量大联合。民进老前辈坚持始终追求真理、进步和光明,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形势,经过斗争的考验和理性的思索,找到了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身体力行地树立起民进“知行统一、爱民亲民、淡泊名利、不尚空谈”的“老实党”形象。
70年来,民进人始终继承民进先贤“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光荣基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努力提高合作共事能力,永远做执政党的挚友和诤友,加强与兄弟党派的交流与合作,巩固和发展和谐的政党关系,努力增进民进会内团结,持续改进集智聚力的体制机制,做了大量利国惠民之实事,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也在70年的自身建设和履职过程中统一和深化了全会优良传统--“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价值认同。
(三)70年的践行明确和认同了民进优良传统--“坚持立会为公”的使命导向
“立会为公”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945年成立之初的会章曾规定“本会至国民最高权力机构成立之后,由大会宣告结束”。新中国成立后,民进的创始人中有的主动提出不再参加民进领导机构,有的重新去做学术研究。后来在共产党的感召和鼓舞下,1950年4月召开的民进一代大会上,决定“为了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了提高自己对于人民革命事业的贡献,本会不但不应该结束,而且还要更加努力加强自己的工作”。这是民进前辈超越个人和党派层面,从国家、民族命运出发所做出的庄严政治选择,是进退无私利、去留两“公心”的生动写照。
70年来,一代又一代民进人在国家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始终凝聚“立会为公”的最大公约数、汇聚发展最大正能量。不忘民进前辈初心,把对民进组织上的归属,化作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大、以人民大众愿望为重的共识,转化为“参政为民”的实践。始终坚持走正道、扬正气,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使民进人的所作所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让所有民进人明确和认同了民进优良传统--“坚持立会为公”的使命导向。
三、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弘扬民进优良传统的新时代内涵,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实现新作为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民进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弘扬民进优良传统的新时代内涵,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实现新作为。
(一)奋进新时代、实现民进会员政治思想的新境界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究竟“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基本问题,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民进要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为榜样,把对民进优良传统的传承发扬,把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把对民进的感情和组织上的归属,转化到“参政为民”的实践之中,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特点、新要求,成为我们履职的着力点。积极参政为民,正确地反映民众利益,不仅要坚定“为民建言”的立场,更需要有“如何为民建言”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民进人必须具备大局意识、担当勇气和对新时代政治和履职把握能力。
(二)紧密围绕中心任务,在奋斗新征程中,开拓进取,体现履职实践的新作为
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迫切需要打好三大攻坚战,破解制约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这三大攻坚战是眼下必须攻克的难题,也是我们参政议政最重要的课题。民进要有高度的紧迫感,增强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自觉将服务发展贯穿于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全过程。要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以新的发展理念指导我们的履职实践,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围绕中心任务,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在巩固老阵地的同时有序拓展新领域,找准着力点,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切实加强参政议政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同时,提高社会服务工作水平,密切关注民生,集全会之力打造一批有一定影响和社会认同感的社会服务品牌,践行“微公益”,为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三)深耕会务,勇于改革,为建设高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完善履职支撑体系和工作平台
“众人划桨大船开”,中国发展的航船需要中国共产党掌好舵,也需要各民主党派划好桨。新时代对各民主党派提出了新的要求,民进要主动适应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态势,进一步建设完善民进履行职能的支撑体系。深耕会务,发现问题,勇于改革,积极建设完善以思想、人才、机制、平台为核心的集智聚力履职构架。鼓励各级组织既要做好上级组织的“规定动作”,又要充分挖掘会史资源,多做“自选动作”,推进全会思想政治工作更实效、更入心;积极推进全会各级地方组织成立监督委员会,推动会务工作更清廉、更透明;要加强对口联系工作,依靠各级中共党组织推荐人才、培养人才,保证人才来源更广泛、更可靠;面对原有多数基层组织依托单位建立不利于工作开展的问题,实行专业、行业、区域为依托的新型基层组织架构,推进各级组织履职集团化、专业化;要仔细研究各项履职机制和平台,勇于整合、提升,推动其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体系化,把民进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新征程的全面开启。民进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民进优良传统的新时代内涵,切实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光荣使命,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实现新作为,创造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业绩。
参考文献:
①《中国民主促进会简史》2017年开明出版社
②《正道上行马叙伦传》2008年浙江人民出版社
③政治局常委汪洋2017年12月在民进十二大讲话
作者:民进宁波市委会 梅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