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特别提到了今年是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各民主党派要弘扬优良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下,传承弘扬“五一口号”精神内涵,深入挖掘民主党派优良传统,对于各民主党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当前各民主党派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传承弘扬“五一口号”精神,挖掘自身优良传统方面所做的工作实效性不强,导致民主党派的代表性、认知度、作用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围绕这一问题,本文提出要以“五一口号”精神为指引,不断弘扬民主党派优良传统,并提出了建设高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五一口号 民主党派 优良传统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70年来,各民主党派在“五一口号”精神的指引下,始终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不懈努力。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特别提到了今年是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各民主党派要弘扬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本文试从“五一口号”精神内涵出发,深入挖掘民主党派优良传统,为实现“多党合作有新气象、思想共识有新提高、履职尽责有新作为、参政党有新面貌”提供现实路径。
一、新时代重温“五一口号”精神的重要意义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纷纷行动,致力于“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1,由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新征程,掀开了中国政党制度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新篇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下,传承弘扬“五一口号”精神内涵,深入挖掘民主党派优良传统,对于各民主党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传承弘扬“五一口号”精神内涵,是深入挖掘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的需要。
民主党派优良传统有着丰富的内涵,是民主党派自身活力的构成因素,是民主党派发展前进的内在动力。2“五一口号”发布之后,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55名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民主人士,在联合发表的《我们对时局的意见》中明确地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3这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五一口号”是一部极好的历史教科书,它不仅引导当时的民主党派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也形成各民主党派站在时代前沿,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进行自我教育等优良传统。传承弘扬“五一口号”精神内涵,就是要从“五一口号”中总结中国共产党与老一辈民主党派人士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艰难和辉煌历程,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奉献和自我教育”的民主党派优良传统,作为指引民主党派不断前进的价值支撑和精神源泉,作为引领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灵魂和动力。
2.传承弘扬“五一口号”精神内涵,是不忘合作初心、牢记历史使命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衷共济的真诚合作,以1948年发布“五一口号”为开端,揭开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的崭新一页。实践证明,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不仅使各民主党派有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找到了发挥作用、履行使命的最佳方式和途径,这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正确的选择。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传承弘扬“五一口号”精神内涵,就是不忘合作初心、牢记历史使命,各民主党派必须像响应和支持“五一口号”那样,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更加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3.传承弘扬“五一口号”精神内涵,是建设高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需要。
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是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新时代新方位为参政党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参政党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应进一步传承弘扬“五一口号”精神内涵,顺应历史潮流,深入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勇气和经验,认真研究参政党建设规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参政能力,才能在更高水平上与执政党进行合作,不辜负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当前民主党派在挖掘优良传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民主党派内部出现的诸多改变,当前各民主党派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传承弘扬“五一口号”精神,挖掘自身优良传统方面所做的工作实效性不强,使民主党派的代表性、认知度、作用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尚有不足之处,面临不少挑战。
1.民主党派社会影响力有待加强。民主党派影响力是指其通过具体的参政行为来实现或体现自己的政治纲领、参政理念和宗旨,既获得所代表群众、党派成员和其他群众的支持和认同,又作为执政党的友党和“诤友”得到执政党的支持与肯定。4当前由于一些民主党派特别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是否大力宣传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导致民主党派宣传意识保守、宣传工作上缺少完备机制等,社会公众对民主党派的情况了解不多,一些人甚至望文生义,把九三学社念作三九学社,农工民主党当作农民和工人党,民革理解为民主革命党,等等。虽然一些民主党派通过整合自身优势和借助社会力量开展了颇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工作,也创出了一些特色品牌,但社会各界对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理解不深,对其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导致一些部门、单位对党派社会服务工作支持不够。民主党派发展成员时,一般也是通过党派自身物色、民主党派成员举荐等方式,因为仰慕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立党宗旨或者公共形象而主动申请加入的,并不普遍。
2.民主党派阶层代表性日趋模糊。历史上,每个民主党派都有其特定的联系阶层和团体,在政治上反映其所联系的特定领域和特定专业的问题,这也是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之一。比如,民革以同原中国国民党、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民进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农工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九三学社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原有的行业分工和领域配置格局趋于模糊,参政党组织发展出现趋同化现象,一些人士属于多个民主党派都可以发展的对象,同一单位、同一行业、同一职业中也出现被不同党派吸收为成员的现象。另外,现在的各民主党派弱化了党派成员的行业概念,更加注重吸收党外的中高级精英人士,这些情况势必造成各民主党派同源同质化,党派界限和党派特色模糊化,党派专业性进一步弱化。
3.民主党派议政专业性急需提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民主党派在社会上的影响很大程度是借助一大批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旗帜性人物来实现的,而随着这些人的谢世和退出,民主党派依靠他们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的优势也渐显减弱,民主党派的新进成员,缺乏相应的政治经验和政治阅历,加上民主党派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知情度不够,开展调研活动的条件相对不足,在参政议政时,较难提出带有综合性、全面性、前瞻性的建议,难以作为党委和政府决策的依据和参考,一些邀请民主党派参加的意见征求会、政治协商会上,较少听到民主党派人士切中时弊的批评和监督意见,既使发表意见,也有所选择和保留,难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这些年的各级“两会”提案和建议案上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存在随大流的情况,相当数量的提案和建议案,集中在某些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课题上,缺少独立的调查研究和客观冷静的分析,越来越趋于同质化。
4.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力有所弱化。长期以来,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亲密友党和社会主义参政党,始终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紧密合作、团结奋斗。近些年来,一大批中青年知识分子加入民主党派,他们尽管认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由于对民主党派优良传统不够熟悉,对多党合作的性质、地位和历史任务不够明确,不少党派成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政党意识淡薄,价值定位模糊,履行职能的能力不强。不少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组织生活不够正常,活动形式多流于出游、联谊,评优制度、政治资源(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配及各级班子成员推荐制度不够健全等,导致党派凝聚力有所减弱。
三、新时代民主党派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水平的建议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重提70年前催生人民政协制度的“五一口号”,不仅是要各民主党派不忘政党建制初心,更是殷切希望民主党派进一步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在新时期,各民主党派应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五一口号”精神为指引,不断弘扬民主党派优良传统,不忘合作初心,牢记历史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贡献。
1.要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争取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大方向上,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完全一致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砥砺前行,共同为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而努力,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所有民主党派成员应有的共识。民进主要创始人马叙伦先生曾留下政治遗嘱,“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进入新时代,民主党派需要有更强的政治担当,更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主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自觉与中共中央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保持高度一致,自觉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自觉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积极响应中共十九大报告发出的“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的号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确保政治信念不淡化、政治方向不偏移、政治传统不中断。
2.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提高整体素质的重点,是实现党派宗旨、提升社会形象的基础和保障。各民主党派要始终以执政党为师,深入研究分析自身建设面临的形势、问题。一要加强工作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参政党履职新需求和工作特点,在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健全一套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参政议政工作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等适合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工作规范化和科学运行的制度。二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秉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大力选拔品德好、能力强、威信高的人担任领导,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增进班子的团结与相互配合,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三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一支符合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履职特点的、既有情怀又有使命感的机关干部队伍,关心和推动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发挥基层组织在凝聚会员、履行职能方面的作用。
3.要着眼未来储备充足的人才资源。人才所掌握的致使和技能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和价值,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具有较一般人更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各种社会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5人才资源是民主党派最根本的资源,是新时代参政党保持进步性、有所作为的重要支撑。一要增显民主党派特色。完善党派成员发现、培养、推荐使用、管理监督机制,正确处理好发展中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建立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有本党派特色、适应新时代履职需求的代表人士队伍,如民革可以考虑把台湾留学人士作为发展的重点;民进可以考虑把文化出版行业、民间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纳入组织体系;九三学社可以考虑从新兴科技行业中遴选优秀代表人士加入等等,避免各党派成员趋同化现象,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行业界别代表。二要注重吸收代表性人物。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要求以“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士为主”,这些代表性人士是党派界别领域内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人士。民主党派要注重对新一代党派代表人物的挖掘、培养和使用,帮助发扬其长处,克服其不足,锻炼其能力,使他们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尽可能让他们早日步上领导岗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三要搭建形象展示平台。民主党派要积极向各级人大、政协、政府及成员所在单位等推荐成员担任职务,为成员在相关岗位上展示自我、展示民主党派形象搭建平台。例如,余姚市十三届政协委员共311名,其中各民主党派成员有58名,占政协委员总数的近1/5。(详见表1)
民主党派 |
民主党派 政协委员人数 |
占全体委员比例 |
民革余姚支部 |
8 |
2.57% |
民进余姚市基层委员会 |
18 |
5.79% |
九三学社余姚市基层委员会 |
15 |
4.82% |
农工民主党余姚市基层委员会 |
17 |
5.47% |
表1:余姚市十三届政协委员中各民主党派成员人数及占比
4.要全力打造参政议政的品牌精品。参政议政作用是体现民主党派生存价值与提升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特色愈明显,其参政议政优势就愈突出。民主党派要自觉把参政议政作为参政党的神圣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切实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一要加强调查研究。切实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积极为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多做工作,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同时,及时了解和把握基层群众的需求,通过会议、提案、建议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渠道和形式,积极反映群众呼声愿望,真正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要害处,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如民进组织可以围绕建设教育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课题,广泛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作出新贡献。二要重视民主监督。把握定位、集聚资源、积极行动,坚持做诤友、讲真话。尤其要开展好脱贫攻坚等专项民主监督,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把监督过程变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开展监督作为推动落实各项改革发展举措的过程。三要强化履职尽责,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中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在政府部门任职和担任各类特约监督员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振奋的精神面貌和更加积极的工作状态,切实担当自己的政治责任,在履行职能中切实发挥作用。例如在余姚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27件集体提案中,各民主党派提交了12件,占集体提案总数的45%。在立案的258件个人提案中,各民主党派成员提交了69件,超过总数的1/4。(详见表2)
民主党派 |
民主党派成员 个人提案数量 |
占个人提案 总数比例 |
民革余姚支部 |
11 |
4.26% |
民进余姚市基层委员会 |
20 |
7.75% |
九三学社余姚市基层委员会 |
19 |
7.36% |
农工民主党余姚市基层委员会 |
19 |
7.36% |
表2:余姚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成员个人提案数量及占比
5.要努力扩大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各民主党派要增强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拓展宣传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努力赢得社会的认知和认同。一要建立宣传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民主党派机关和基层组织的宣传工作制度,建立民主党派与中共党委统战部门、宣传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联系制度,建立与宣传相关的协作、评比、表彰等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完善,提高宣传工作的水平。二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增强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坚持做好常规性会议和活动报道的基础上,突出民主党派优良传统,抓住民主党派工作的新成效、新亮点,组织开展专题报道等。充分利用各类报纸、刊物、网站开展宣传报道,扩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三要打造社会服务品牌。通过打造品牌化的社会服务活动,让社会各界通过社会服务进一步认识民主党派,塑造和树立民主党派良好的社会形象,让各界了解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展示民主党派工作的风采。
参考文献:
[1]邹义煜.历史视野下“五一口号”精神内涵的再发现[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10
[2]民建天津市委员会课题组.弘扬民主党派优良传统 强化政治交接长效机制[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3
[3]朱维群.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纪念[M].华文出版社,2008.04
[4]汪守军.民主党派的影响力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探索,2016.01
[5]朱云慧 宋乐乐.关于民主党派人才强党战略的思考[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1
作者:民进余姚市基层委员会 杨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