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会员风采
麻建平口述:“感动的瞬间 坚持的理由”——在武汉的51天


我是麻建平,是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2018年11月,我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成为了一名民进会员。

我是2020年2月9日凌晨00:10接到要去支援武汉的指令。当天下午14点上了飞机,晚上18点到达酒店。

第二天也就是2月10日,我们进行了针对个人防护以及院感方面的培训。整个培训的节奏非常快,为什么呢?我们支援的医院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个白天的时间,要培训来自全国的17支队伍、近2000名医护人员。又由于在那个时候人员不能聚集,人跟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每次培训的人数都有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的培训,简单、紧张,我的感觉是,让你刚学会怎么开枪,就得上战场了。

2月10日晚上22点,我们开始收治病人。病人们通过大巴车一车一车地送过来,到第二天早上6点,我们病区就住满了;一天的时间,整个医院800张床位全部收满。3月29日,我们送走最后一个病人之后,回到杭州隔离观察,总共是经历了51天。

从1月24日开始,全国各地总共340多支医疗队,四万两千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队伍主要由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医护人员组成。

我们浙江省派出了2018名医务人员。全国有75名民进会员支援武汉,浙江一共8名民进会员:喻成波、陈作兵、陈亚岗、麻建平、张雷、杜蓉冰、黄戬、李立斌。我们刚到那里的时候,形势比较严峻;十几天后,武汉迎来了拐点,新发病人数开始减少;3月份,每天的新发病人数都在减少,最后到个位数,甚至实现了基本清零。武汉的疫情得到控制,我觉得我们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就像一个个螺丝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次支援武汉的经历之于我,既辛苦又难忘。

第一苦,是需要“超长待机”。我们是6小时工作制,这6小时指的是全副武装在病房里的时间,每次还需要提前2小时从驻地出发,一层层穿戴好防护服。下班后,我们要脱下隔离服,再回到驻地休息。这意味着,每天基本都要连续10个小时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

第二苦,是“大个子的烦恼”。我们所支援医院已经算是物资储备充足的了,但是前期也没有适合我身量的防护用品。我个子比较高大,防护服尺码小。我不得不非常小心,以免穿着的隔离服被撕破。联络群里也时不时通知,因物资短缺,需要工作人员想办法自己带上。说到这里,我真的很感谢咱们浙江杭州政府的关心,一直竭尽全力给我们物资保障。可以这样说,我们能安全回来,离不开来自家乡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第三苦,是“冰与火的交织”。2月份的时候,武汉迎来一场中雪;到了3月份的时候,武汉的天气已经蛮热了,很多时候我们在外面都是穿秋衣秋裤了,但是在病房里,我们还是得穿厚厚的隔离衣,又不能开空调,热得汗流浃背。后来没办法,放置了一些冰块降温,但收效甚微。

第四苦,是心理压力大。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感染科出身的,当时对病毒不是非常了解,说不怕,那一定是骗人的。出发的时候,卫健委点名送行的人,点着名就哭了;在杭州,给我们送行的人哭了;在飞机上,乘务长说着又哭了。我默默地给自己买了保险,想着万一回不来,家人在经济上总算有个保障。几天后,我们对这个病有一定了解,疫情也慢慢稳定下来之后,我才真正有信心说平平安安地回去。有一段时间,我压力大得需要借助安眠药才能保证睡眠。

第五苦,是生活上的艰苦。我们只有一床被子,没得换,又不能开空调。天很冷可以穿着羽绒服睡,最难受的是天气热,没被子换,踢了被子怕感冒。当地政府已经非常努力地为我们提供保障了,2月份的武汉物资奇缺,一个快餐盒里,菜混装在一起,吃不上新鲜的绿叶菜,一般都是萝卜等耐储存根茎类蔬菜。

越是这般艰苦,就越难忘一个个感动的瞬间。在武汉的51天,有很多感动的瞬间,成为让我坚持的理由。

第一个感动来自我们的专车司机。在武汉的时候上下班都是坐专门调配的公交车。公交车司机2班倒,一个班就是24小时。我们平时只能在医院和驻地两点一线。当樱花绽放时,司机专门绕路,找到路边小小的樱花林,短暂停留,让我们在车上欣赏。他还会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这座城市。听得出来,他有满满的自豪感,是真的热爱这个城市。其实那个时候,他已经上了一个通宵的班,很累很累了,本可以早点休息,但是他没有,总想带我们去看看这城市美丽之处,这点特别让我感动。其中一个年轻司机,他的媳妇3月底就要临盆了,但他不能回去,一直到3月31日工作才算结束,还需隔离14天。但他很开心地对我们说,他媳妇说了,让他安安心心地工作,她会给他生个大胖小子。

第二个感动是来自病人。大部分病人都很善良,很感恩,也很坚强。我主管的一个三十几岁的病人,病情持续恶化,但因床位紧张没住进医院。直到我们进驻,开始收病人,他在回家的半路上,被拦了回来。他经过悉心治疗一个多月,最后治愈出院。后来,我在手机上看到有人跪拜医疗队,回想这个病人的遭遇,理解了一家十几口人感染后全部治愈是什么感觉,那是一场病人和医护人员与病毒的殊死搏斗。

第三个感动是来自队友。我们医院还有一个护士是最早去支援武汉的那一批,比我们还要早十多天。她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里,在重症病房里战斗。二月底,我们几个人去看她,见面的一瞬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淌。男人有泪不轻弹,我难以用语言形容当时的心情,只知道这辈子,就从没这么多流泪过。

第四个感动来源于当地的医生。我非常敬佩他们,纵使有同事感染,甚至牺牲,他们也毫无退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成了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道防线。

在武汉,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病人治愈出院的时候。很多病人会给我们写感谢信,也有很多病人会向我们鞠躬。他们的感谢让我觉得我们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我们的付出很值得。

 

来源:民进杭州市委会宣传处肖晓露根据麻建平口述整理

编辑: 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