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起,民进浦江县总支部、民进浙江外国语学院支部结对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两个支部在互访的基础上,将“利用浙江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优势助推浦江乡村发展”作为结对服务的主题。
2018年和2019年间,民进浙江外国语学院支部主委张跃西、钱海琴副教授等23位会员教师和学生,先后多次赴浦江县登高村、嵩溪村、礼张村和新光村以及水晶园区等地实地调研,并围绕发挥浦江传统文化艺术和山水生态优势开展研学旅游开发助推乡村振兴,与民进浦江总支进行交流、讨论,就“神笔马良”童话故事和生态文明两山理论进行主题剪纸创作、系列村歌创作、研学示范基地和乡村节庆会展活动等进行调研探讨。
2019年10月,由中共浦江县委统战部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民进浙江外国语学院支部、民进浦江县总支部、仙华街道联合承办的“生态文明•两山理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精品剪纸主题展在浦江仙华街道登高村展出。本次展出的神笔马良、生态文明、两山理论和民俗风情四大主题共一百幅剪纸作品,是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钱海琴副教授组织带领艺术专业学生深入登高村等地体验生活后创作的。展览结束以后,以登高村和马良故事为创作背景的25幅剪纸作品捐赠给仙华街道办事处,为推进浦江文化艺术研学旅游发展,助推浦江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张跃西教授还组织学生到浦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文化艺术振兴乡村”专题学术研究,并形成了系列学术论文成果。2020年6月,关于浦江嵩溪、礼张及新光等传统村落发展研学旅游经济的系列论文结集,论文从利用浦江独特的山水人文优势资源发展研学旅游经济的角度,结合三个村的特点,提出了研学产品设计(石子画、神笔马良石膏雕刻、指尖上的米筛爬、燕诒春诵、灵岩耕读节)、串点成线发展、共享平台搭建和品牌营销策划等思路与建议。这既是浦江文化艺术振兴乡村创新发展的一个新思路,更是探索文化艺术研学课程开发的一次新尝试,将为推进浦江文化艺术研学旅游发展,助推浦江乡村文化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民进基层组织的跨区域结对活动,聚焦文化艺术振兴乡村和乡村研学旅游研究,以乡村传统文化和美丽乡村为依托,致力于把山水生态和传统文化艺术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和两山转化,是民进基层组织服务社会的一次成功尝试与探索,为助推乡村振兴打造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来源:民进浦江县总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