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图)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支部赴淳安山区举行公益共教活动


为巩固“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成效,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12月2日,民进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支部再次来到淳安山区开展公益共教活动。今年已经是支部开展共教活动的第13个年头了,每年初冬的淳安之行对于每一个民进会员来说,仿佛成了一个节日,他们带着满腔爱意,与山区的老师和小朋友们践约“爱的相遇”。

参加今年共教活动的18名会员分为3个小组,分别走进淳安县姜家镇中心幼儿园、屏门乡中心幼儿园、界首乡中心幼儿园。

第一组的目的地是屏门乡中心幼儿园,由支部副主委朱蓓凌老师带领其他5位民进会员同行。

一上来,浙师大幼教集团第一幼儿园副园长陈慧虹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班数学活动《乐玩数学牌》。陈老师利用一副小小数学牌,和幼儿共同玩“10的朋友圈”游戏,并记录、分享朋友圈的组成,帮助幼儿归纳、梳理数量组合的不同方法,感受数量组合的多样性。“凑十故事”的创编,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10的组成,激发数学语言的表达。孩子们就在这样一种“玩中学”的方式悄然进入了奇妙的数字世界。

陈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巧妙地渗透了评价环节,采用幼儿自评和观摩教师他评的方式对孩子们创编的“凑十故事”进行评价,让抽象的评价变得可以看见。

活动结束后,陈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的做法,分别从幼儿园的楼梯、地面、空间、专用教室、庭院及其他户外场地等6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并建议教师让孩子站在环创的中央,真正体现“将幼儿园还给孩子”的办园理念。

顺着陈老师的数学课,学前教育系的朱蓓凌老师就“PCK视域下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问题与教师们一起进行了剖析。讲座紧紧抓住“好的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幼儿园的数学怎么教?”等3个问题,就PCK视域下的数学活动设计对教师们进行了理论还原与实践指导。教师们纷纷表示突破了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认知边界——教小朋友学数学,不再是困难重重的登高与爬坡,而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程。

最后,学前教育系吴美仙老师提出了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议题《渗透食育观念,助推幼儿成长》。吴老师从食育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迫切性出发,与老师们分享了“什么是食育?幼儿园的食育应该从何入手?”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吴老师的分享,教师们对于食育这一全新的领域建立了全新的认知,并且获得了很多“地对地”的实践指导。

第二组的6名成员在支部主委董文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环境优美的姜家镇中心幼儿园。

活动第一项是由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团队首席教师邵玲珠带来的大班美术活动《好玩的立体绘本》。邵老师通过引导幼儿欣赏立体绘本、动手创作立体绘本等环节,一下子把所有的孩子吸住了,孩子们不自觉地拿起了画笔、剪刀,按照邵老师的引导,将画纸折成对折,然后画上小鸡、小鸭、鳄鱼、蝌蚪……当孩子们将自制的立体绘本展现给全体老师的时候,那种自信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教室。

绘本实在是太好玩了!顺着邵老师的立体绘本课,紧接着的第二项活动是由董文明老师带来的《在绘本中看见孩子—绘本中的儿童心理》的讲座。董老师以生动诙谐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如何鉴别好的绘本,并带领大家一起体验了迄今为止绘本史上唯一一本既获得凯迪克金奖又获得格林纳威奖的“双奖”作品《这不是我的帽子》。董老师的讲座让大家体会到如何葆有对孩子的敬畏之心,在绘本中看见孩子的眼神,听见孩子的心跳,嗅到孩子的气息,摸到孩子的肌肤,发现孩子的整个世界。

艺术与文学在这里汇聚,放光,上升……王瑞祥老师献上的《童谣的课程价值》讲座将文学的魅力释放得淋漓尽致。他朗朗上口的口头朗诵,配以丰富生动的肢体动作,使教师们充分领略到了童谣的艺术魅力和潜在的课程开发价值。

王老师是一个“童谣迷”,他对童谣的研究非常精深,收集了浙江全境86个县(市、区)的2200多首童谣,并从中筛选了1380首编成了一本《浙江童谣全集》。这次他将他的心血之作赠送给了姜家镇幼儿园,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童谣课程资源。

汪超艺博士的讲座《幼儿园STEAM课程建设》将文学与艺术转入到了课程。汪博士用大量生动的案例带着大家深入了解了STEAM课程,使教师们明白了STEAM教育提倡的不仅仅是学习五个学科知识,更提倡一种整合的学习方式。汪博士还分享了她在美国儿童游戏中心的工作经验,为大家展示了不同幼儿园STEAM课程建设的方法与路径,让教师们大开眼界,她们都表示这次终于知道了原来STEAM课程可以如此丰富多彩。

第三组的6名成员在支部副主委周玲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界首乡中心幼儿园。

周玲美老师是浙师大幼教集团幸福河幼儿园的园长,她的音乐教学,在业界颇有声望。一上来,她为小班小朋友们上了一堂音乐教学活动《小金鱼》,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声,她的“小金鱼”不仅游进了小朋友的课堂,更游进了小朋友的梦里。余音未散,周园长将音乐教学拓展到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幼儿园音乐链状教学模式》的探讨中。

她以丰富的案例展现了幼儿园音乐链状教学模式的生动细节,并因此引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未来趋势:一是由“音乐只是教育的目的”转向“音乐同时也是教育的手段”;二是由“外在的教”转向“内在的学”;三是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教学模式”转轨。她还以《买菜》为案例展示了一系列活动,提供了不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核心经验。

学前教育系沈卓卿博士的讲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习特点与教育原则、方法》将教师们的视野转入到了社会领域。沈博士从儿童社会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要点,收获了教师们的热烈掌声,她们对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努力践行儿童社会教育的新知抱有浓厚的兴趣与十足的信心。

由音乐开始,转入社会,最后又回到音乐。将钢琴视作生命、永远退而不休的张能斌老师,用自制的碟片,带领大家进入了经典钢琴名曲的海洋里,久久不愿离开……张老师让大家享受了一场钢琴艺术的饕餮盛宴,教师们在盛宴上品尝到的不仅仅是钢琴艺术之美,更是张老师将生命托付于钢琴艺术的“迷人的光芒”。

一天的共教活动在民进会员与当地孩子们、教师们的依依惜别中结束了,夕阳染红了每一个人的脸。为了山区的孩子,为了山区幼教事业的发展,民进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会员们将永守初心,永远与淳安县山区同行携手同行,共教齐进。

 

来源:民进浙师大杭幼师支部

编辑: 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