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图)浙江师范大学基层委员会、金华市小教支部开展“双减”联合研讨会



日前,民进浙江师范大学基层委员会、民进金华市小教支部召开“双减背景下学校和基地研学共同体建设”联合研讨会,市委会副主委许英姿、滕惠芳参加会议。浙师大基层委副主委袁松主持研讨会活。

民进金华市委会副主委、浙师大基层委主委马远军介绍了国家“双减”政策出台的背景与意义,并结合详实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基地研学将成为“双减”后教育的新方向,成为学校教学的有益补充。马远军结合金华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 “八婺打卡”的研学构思并作了详细介绍,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可。

袁松指出,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找到学业质量和学生课余时间之间的平衡点,使两者之间更加融洽和谐,以切实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小教支部主委邵璐提出这次研讨会是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不同层面对双减的交流,是另一种形式的“大手牵小手”。她介绍了浙师大附小“双减”政策落实情况,指出课堂作业改革是他们学校的主抓方向,也提到了“双减”之后学生与家人的共处时光增多了,课余户外玩乐的时间也更多了。

小教支部会员陈旭升、宋绣红也从自身出发,指出了“双减”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陈志坚提出,“双减”政策在执行的初期阶段会产生不少矛盾,政府该如何应对、学校该如何改进细化,要摒弃“唯分数论”,改变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积极科学地推广课后托管,让课后托管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

开发区教研员裴吉圭提出“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家长、师生之间出现各种焦虑和矛盾,迫切需要大量市场调研和大数据来应对解决,并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孩子的发展,目前孩子身心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

浙师大基层委副主委邱江宁、委员王洪岳从大学教育的角度进行了反思,从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的现状反推中小学教育对孩子的深远影响。

每个人的发言都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有感同身受的共鸣,也有不同角度的观点碰撞。

研讨会特邀嘉宾、浙师大教育学院郭满库教授从国家政策层面解读了“双减”政策,他以深厚的教育研究实践,提出了学校在具体实施教育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的两个抓手:一是优化课堂,包括教学过程与作业;二是优化课程,一线教师要用“双优”实施“双减”。

许英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双减”不只是教育问题,更是涉及所有家庭的社会问题。民进人要秉承教育传统,关注社会教育热点,提出建议与解决方案,用民进人的情怀与智慧,谱写金华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来源:民进金华市小教支部

编辑: 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