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发布的《2005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01年,中国的全民教育发展指数(EDI)为0.930,在127个被监测国家中排在第54位,处于中等水平。
全民教育发展指数是衡量全民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该指数主要以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教育质量(小学5年级的续读率)和性别平等为监测基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全民教育发展指数,截至2001年,在127个被监测国家中,包括挪威在内的41个国家已基本接近要达到的目标,包括中国在内的51个国家在实现其中几个目标的进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赞比亚等35个国家距离要实现的目标还非常远。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与会者认为中国政府坦诚有计划
温家宝总理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的致词在与会的各国人士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在全民教育问题上说实话、坦诚、有计划,中国已居于全球全民教育的领导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干事史密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致词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在全民教育的发展上有一个非常详尽的计划,而且中国政府用非常坦诚的方式讲出中国农村和农村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话实说。他说,做事情最重要的三点是说实话、坦诚、有计划,虽然发展全民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几代人的事情,但中国政府所做的这些努力使人们相信他们必然会获得成功。他还说,中国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对发展中国家加强教育援助的五项承诺是非常值得尊敬和赞赏的,这说明中国已承担起全民教育的大国责任,已居于全球全民教育的领导地位。
美国国际开发署副署长席克是参加此次会议的美国代表团团长,他对记者说,温家宝总理就推进世界全民教育发展,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提出的三点建议很具体,很有针对性,这些建议不止是针对中国的事情,而且也适用于其他国家。他表示今明两天的会议还会对这些建议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阐释。库克上一次来中国的时间是1988年,他说,此次来北京看到中国的巨大变化让他非常吃惊,他认为这种飞速发展毫无疑问地受益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否则不可能有足够的人才和人力支撑这样的发展。
印度政府规划部主管教育的副部长曼格卡尔告诉记者,印度要向中国学习发展教育的决心。他说,中国制定的包括教育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最终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益,对于中国的决心、纪律和团结,印度要学习和借鉴。他说,因为各种原因,印度还不能像中国这样对其他国家提供教育等方面的援助,但是印度会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争取援助方面作出努力。(记者王庆环)
来源:光明日报
国际行动援助:中国教育发展仍面临三大挑战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吴晶 樊曦)中国教育发展模式为世界提供了先导性的经验,但仍面临着三大挑战。
国际行动援助教育主管大卫·阿其30日在此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告诉记者,中国把教育置于国家发展的优先位置,政府对扫盲工作的承诺和投入远远大于世界很多国家的政府。
统计显示:到2004年底,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4%,青壮年文盲下降到4%,女童入学率达到98.9%。
然而,阿其指出,虽然中国现有的资源足以确保9年义务教育的实现,政府仍应采取更为切实的措施,确保义务教育实现全部免费。低成本的代课教师在很多国家存在,但这对国家教育体系的长远发展是潜在的破坏。
他说,虽然中国的扫盲统计数字令人乐观,但仍需在三类特殊人群中重点开展扫盲工作,包括边远地区的农民,少数民族和妇女。
据阿其介绍,目前全球几乎很少有政府或援助组织在此方面进行投入,大多数国家往往只关注义务教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全球有近10亿人不会读写,而真实的数字可能接近20亿人,其中有差不多三分之二是妇女,近五分之一是15岁到24岁的青年人。
国际行动援助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壮年扫盲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与儿童义务教育有紧密联系。“如果一个孩子的家长是文盲,这个孩子即使享受了9年义务教育,也仍然有可能因为父母受教育意识的淡薄而辍学。”阿其说。
国际行动援助辅助农村青壮年文盲,以图表方式编写自己的教材,内容涉及农历、村庄地图,以及农业生产等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教材不仅易于农民掌握和记诵,更成为由政府采纳并广泛传播的扫盲材料。阿其据此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成人扫盲工作指导纲领,获得“联合国国际扫盲奖”。
阿其表示,国际行动援助希望与中国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在中国推广指导纲领,并根据中国的国情为青壮年扫盲编纂教材。
他指出,目前全球普遍存在强调记忆和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而未来的经济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具备学习、创新、灵活应对变化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专业化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中国在大力普及教育的同时也要着手提高教育质量。
阿其强调,尽管世界180个国家都在联合国决议中签字,保证在2015年将文盲人数减少50%,但如果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不采取切实行动,这一目标很难实现。
国际行动援助于1972年成立于英国,是一个非政府发展组织,目前已成为国际联盟组织,在40多个国家与2000多个民间组织开展合作。自1998年在中国开展工作以来,国际行动援助已在甘肃、河北、贵州、广西等地开展农村教育、艾滋病防治等多个项目。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