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余姚市人大代表、河姆渡律师事务所主任庞金汇
黄海燕
〉〉〉简介:
庞金汇,男,浙江天台人,2002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
1982年考入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开始参加全国法律函授学习。
1986年毕业后,分配到天台中学任教。
1989年从学校辞职到余姚丈亭法律服务所工作,次年以余姚市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律师资格考试。
1993年正式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
2000年与人联合成立浙江河姆渡律师事务所,任律所主任。
在本职工作外,还主动承担和兼职多项社会服务工作。
从教师到律师
出于对法律专业的喜爱,高考进入浙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后,庞金汇在埋首学习之余,一直留意和关注法律方面的新知识、新动向。1984年,在得知国家司法部和《法制日报》联合举办的全国法律函授中心即将招收第一期学员后,他就立刻将对法律的课余爱好上升到了理论而系统的学习中去了。
浙师大毕业后,庞金汇服从分配,在家乡的天台中学,以一名语文教师的身份,迈开了自己事业的第一步。
此时,看上去可谓大局已定的庞金汇,心中却仍是放不下自己真正的爱好,尤其是在完成了法律函授的学习后,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规划:“喜欢法律,而且通过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判断,可以预见到法制与民主将会在整个社会中占有的重要性,所以就义无反顾地辞职了。”
说到当初为了爱好而放弃专业、背井离乡,庞金汇并不觉得后悔。因为限于当时教育系统在跨行业人才流动上的制度和政策,只有辞职一途可以帮助他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也坦言,对于当时自己带的那一班学生,心里一直感到内疚,“我是89年春节前辞职的,班里的学生都不知道。开学后,他们不见了自己的老师,到我家里哭着问我去哪里了,都舍不得我离开”。说到这里,庞律师叹了口气,“把他们从高一带到高三,还有小半年就要高考了,临时换了老师,肯定对他们的学习情绪有影响,当时要是晚半年辞职就好了”!
离开了学校后,庞金汇开始到自己联系的余姚丈亭法律服务所工作。隔行如隔山,从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转变为仗义执言的律师,庞金汇付出了很多:早在1987年就通过了法律函授考试,使自己的理论功底扎实;毅然辞职后坚持从基层的法律服务所做起,在琐碎工作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有了理论基础,有了实践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刻苦,在接下来的律师资格考试中,顺利地以余姚市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
终于成为律师的庞金汇,在追求事业高峰的道路上,并没有就此驻足:坚持开拓业务与努力学习并重,刻苦钻研新法律、新业务,不断完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2000年,在新世纪的第一个丰收季节里,庞金汇再次迎来了自己事业上的新纪元——成立了浙江河姆渡律师事务所,任职律所主任。
从服务当事人
到服务社会大众
自1993年执业以来,努力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是庞金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成功办理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复杂案件后,他开始以精湛的业务、高超的水准,逐渐为自己树起了良好的品牌:
在浙江省物产集团总公司诉余姚市物资集团公司信用证担保纠纷案件中,庞金汇代理余姚方,在一审省高院判决余姚方承担2800万元连带责任的不利局面下,上诉至最高法院,经过努力,终审改判余姚方仅承担1400万元的连带责任,为当事人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
在余姚、宁波、浙江省三级电视台均作过报道的毛素芳诉被告平安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保险理赔案,遇难者持学习驾驶证发生车祸身亡,原告索赔金额130万元,保险公司拒绝理赔。庞金汇以丰富的业务知识,娴熟的辩论技巧,一审、二审均取得了胜诉,在保险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去年10月,庞金汇又成功代理了我省首例公司章程变更案、股东会决议无效案,案例在《人民法院》上报道后,因案件涉及现有法律空白,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
兢兢业业于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热心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庞金汇努力而又自豪于能以自己的专业所长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自成立律师事务所以来,庞金汇一直坚持每周六上午为社会大众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活动,在形成制度后,还带动了律所的其他律师一起参加。而连续五年来义务担任余姚电视台“法与德”栏目的法律顾问,经常作为嘉宾点评法律问题,宣讲法律知识,使庞金汇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之余,也更加“兴隆”了自己的这一义务咨询活动:“一年总要接待一百五十余人次的咨询,其中大部分是为不服法院判决的群体来访者讲解判决书,通过说理,使他们对法院的判决心服口服,不再聚众滋事。”庞金汇笑了笑,“也算是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贡献吧”。
作为余姚市政府法律顾问团的成员,庞金汇参与为市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参加每个月的市长信访接待日活动,帮助解决信访接待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应邀到政府、学校、信用联社等单位开设讲座,宣传法律知识;义务担任余姚市慈善总会的常年法律顾问等等。
从加入民进
到积极参政议政
事业有成的同时,庞金汇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追求的人生价值。在详细了解了各民主党派的章程纲领、宗旨性质、组织形式后,2002年经我会余姚支部副主任、余姚市监察局副局长方小丽的介绍,他成为一名新会员。
受支部内关心政治、关心社会良好氛围的感染,庞金汇开始积极利用所长参政议政、建言献策。2003年,余姚市人大换届,他被推荐为人大常委,后因律师与人大常委这两个身份之间相冲突而作罢。在高票当选为余姚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后,他在会上做了《加强执法监督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的发言。
在关注到余姚一家剃须刀生产企业被菲利普公司起诉侵权案,余姚企业败诉被判巨额赔偿;以及余姚杨梅与慈溪杨梅、余姚榨菜与涪陵榨菜原产地标记争议等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后,出于职业的敏感,在民进余姚市支部的支持下,庞金汇开始收集余姚企业知识产权的实施情况和主要存在问题的资料。研读了大量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专著,走访了工商、农林、科技等部门后,针对长三角地区多为知识产权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相互竞争激烈而又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状,从提升产业档次,培育名牌企业,打造能够长期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入手,完成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调研报告,报告中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经支部集体讨论后,向余姚市政协递交了提案,受到余姚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在提案上批示:“……随着产业竞争的加剧,对于提高产品的专利和品牌建设至关重要,请市政府对民进支部的意见建议予以参考,对获省以上国家级的知名品牌,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鼓励全社会为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区域竞争力作贡献。”
从教师到律师,从服务当事人到服务社会大众,从加入民进到积极参政议政,庞金汇把执著融入生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道路上,不懈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