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挺是从四明山区走出来的农家学子,现在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前几天他得知自己在余姚中学读书时的班主任吴建平老师荣获余姚市第四届“十大优秀青年”的称号,无比高兴,专门通过电子邮件发来了贺信:“吴老师,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您像春风,吹开学生通向未来的大门——”是的,吴建平老师从教16年来,用自己的青春和爱,谱写了一曲“润物细无声”的动人乐章。
只要有问题,不必分场合、时间
中午11点40分,余姚中学的三个食堂门口,急匆匆的人流从学校的各处汇集到这里用餐。在二号餐厅门口,三、五个学生正围着一位青年教师,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吴老师正在给学生解答疑问呢。尽心尽职,务实求真的教学作风,在吴老师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一直没有改变,即使在身兼数职以后,因为行政工作、社会工作接踵而至,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从来就是一丝不苟,对备课、批改、课外辅导等非课堂教学工作也从不马虎,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更是视之珍宝。吴老师对学生说:“只要有问题,不必分场合、时间,随时欢迎提出,我为大家解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大家帮助我进一步提高的过程”。在吴老师这样的提问观的影响下,他的学生都乐于向他请教问题,经常能看到他在中午、第四节课后还在为学生答疑,有时在食堂的门口也能看到学生和他一起探讨物理问题。即使一些本来不太乐意提物理问题的女同学也是如此。每次的晚自修辅导,坐在讲台前的他,也很少有闲着的时候。
为了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尽快提高,练就一套过硬的教学本领,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吴老师经常把全校各年级的教学资料都拿来做,经过几年的努力,确实练就了一套过硬的解题本领,当时校内的好多其它班级的学生都乐于向他求教,而他从来都是热情地与同学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解惑。回忆起那段时光,吴老师常说:“正是那段时光,我在为学生解答了好多问题的同时,其实学生也帮了我很大忙,因为要经常为学生答题,就迫使自己平时通过书本、各种资料潜心钻研,同时也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中,跟学生的多次交流中学到了好多很难在资料、书本中直接得到的知识,所以,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是与学生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家只是睡觉的地方
五月的一天晚上,与吴校长相约到他家造访,他家是一幢当地村民造的小“别墅”,是他买的二手房。因为是晚上看不清小天井的布置,循着灯光进屋,印入眼帘的是房间里有些乱,他的妻子姜老师一边热情地招呼,一边解释说:“你看我家乱得,没时间整理,这个家只是睡觉时才来。”姜老师也是余姚中学的历史老师,尽管儿子还在读小学,但一般总是先接到学校,夫妻俩忙完后才带孩子回家。今天因为我的到来,虽然已是晚上7点多,他们都还没吃晚饭。
吴建平老师于1990年从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母校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余姚中学任教。刚从大学毕业来到学校,即顶上当时一位因病去上海动手术的老师的工作,担任高二三个理科班的物理教学工作,这对一位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来说是一次考验。工作两年后,他带出的第一届学生,三个班级学生高考成绩列同类班级中一、二、四名。吴老师没有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他的教学工作不但受到学生的喜欢、也得到同行的肯定。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由于没有家庭等因素的牵制,吴老师每天晚上不是在办公室办公就是在教室内为同学答疑。
1997年,吴老师经全校教师民主推荐踏上了行政管理工作岗位,担任校教务处副主任,主要分管全校选修课教学和竞赛辅导组织工作。其间,学校各年级段的选修课开设科目丰富,组织有序,为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各年级段的学科竞赛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数、理、化、生、计算机等学科,在全国竞赛中均有同学获得壹等奖,并有部分同学进入冬令营和省集训队,使学校的竞赛尖子培养工作在宁波市内树立了一定的地位。2000年,吴老师担任学校教务主任一职。教务主任的工作要内外兼顾,学校41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日常事务琐碎繁杂,经常还有外出、生病等教师请假,需要安排协调调课、代课等工作,但他总能有条不紊、忙而有序地把它处理好。吴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是务实求真、聪敏能干、思路清晰。
2004年8月,他担任学校教学副校长一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吴老师配合校长及校其他领导,确定了抓高一、拉高二、促高三的工作思路。他坚信高一是基础,学生可塑性大,如果一开始有一个好的开局,相信两年后的高考,以及学生在高中阶段综合素质的提高都不在话下;高二是关键,但学生往往会觉得自己已不是新生了,高考尚早,容易出现松懈心理,而且经过高一学年的学习,难免会出现难以适应高中学习而掉队的学生,所以有必要对他们再狠拉一把,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中等生力争上游、优等生多与外校的好学生交流竞争,为校争光;高三是冲刺阶段,学校有必要为高三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培优补差等各项环节必不可少,希望在原有良好的基础上又有大的促进。为此,吴老师根据不同级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方案,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工作。最终,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学质量稳步前进,在今年的高考中,又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获得了在最近三年中最高的重点上线率,理科重点上线率达到71.3%,全校重点率亦占70%以上。在担任行政工作的同时,吴老师长期超工作量从事着教学工作。学校招收第一届理科实验班时,他把理科实验班的物理教学的担子揽到了自己的肩上,同时又担任一个普通班的物理教学任务。这样三年中,一直是两种教学要求,两种教学进度,两套教案进行上课,但他从来没有向学校要过一分教案补贴。吴老师无论对实验班、还是普通班的物理教学都投注了十分的精力,结果,该届学生参加第十八届全国物理竞赛,实验班有一人获全国一等奖,并进入实验复赛,二人获全国二等奖,一人获全国三等,另外有一位普通班学生也获得了全国三等奖,也是所有普通班中唯一获奖的同学,这也是十几年来学校在全国物理竞赛中的获得的最佳成绩。
新车为调研受伤
2004年8月的一天,民进余姚支部“优化农村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课题调研组去陆埠镇的一所村小,吴建平开着他刚买的新车,带着大家去村小调研。车上大家谈论着课题,一位女会员说:“吴校长那村小的路没这大路宽又直,刚买的新车就这样为我们服务,你不心疼?”吴建平一边双手紧握方向盘,一边笑着说:“你们这是给我锻炼的机会,我都求之不得,怎么会心疼?”果然,车子进入村道,只能通行一辆汽车,如果有辆车交汇,其中一辆必须找到路边稍宽的地方停车等候,这些吴建平都小心地解决了。但是,离学校约500米的路段,路面更窄且两边杂草有半人多高,车子开过只听到杂草与车的摩擦声,车里大家都担心起来,新车表里的油漆估计损伤不小。终于到了村小校门口,大家一跳下车,就围着车前后查看,只见车身两边被草刮擦得伤痕累累,可吴建平关好车门,安慰大家说:“没事,没事,车开出来这点是难免的。”并打趣地说:“让它也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抚慰,是难得的。”说着招呼大家走进学校。
这次调研吴建平开车带领调研组走遍了山区与平原、较发达与欠发达乡镇的中小学和政府等有关部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撰写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还作为余姚市政协大会发言材料,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宁波市委会采用,经市委会加工成“关于加快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被确定为2006年宁波市政协领导督办的重点提案。2006年,他在多次走访劳动局等相关部门的基础上,向余姚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尽快建立适应余姚经济形势的劳动力市场的建议”。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吴老师默默耕耘,从一名普通的任课教师、班主任,一直到现在担任学校教学副校长、市人大常委,他总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
(作者:民进余姚支部 :谢玲玲)
来源:民进宁波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