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尝试“全民医保”,重要的是政府积极作为

在同样的财政收入前提下,将更多的钱投入到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还是投入到豪华楼堂馆所或“形象工程”建设中,无疑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与关注民生的态度
    据《人民日报》报道,按照《深圳市少年儿童住院及大病门诊医疗保险试行办法(草案)》规定,从9月1日起,深圳将开始实施少儿医保制度。在完成了成年人、劳务工的医保覆盖后,少儿医保的推出标志着深圳“全民医保”这张网的最后一块“漏洞”被补齐,深圳“全民医保”模式正式确立。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纷纷传来尝试“全民医保”的医保新政。如北京出台“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长春将困难群体纳入医保范围、青岛从7月1日起将城镇居民中的在校大学生、少年儿童、老年居民、重度残疾人以及非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医保范围。这些地区医保新政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政府的积极作为是其中共同的最大特色。
    百姓的基本医疗能否得到保障,关涉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利益,牵涉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多年来,城镇医保制度大体以有职业者为保障对象,无职业的老人、孩子及其他人群不在保障范围之列,他们的医疗负担最终只能由家庭承担。在商业保险并不能解决所有人群医保难题的背景下,由于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一些人有病不敢治、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出现家庭因病致贫的现象。一些地方屡屡发生的为救助大病患者的爱心捐助行动,对于更多的等待救助者来说,毕竟是杯水车薪。
    应该说,目前尝试“全民医保”模式的地方,大多经济相对发达,而政府财力是否能够承担,一直是人们最为担心的事。“全民医保”的方向是将所有居民纳入医保范围,必然需要解决一些无力投保人员的参保费用,需要解决医保医院的经费问题,需要解决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比例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决心是关键。在同样的财政收入前提下,将更多的钱投入到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还是投入到豪华楼堂馆所或“形象工程”建设中,无疑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与关注民生的态度。由于尝试“全民医保”不容易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政绩效应,因而它更需要各地政府踏踏实实地关注民生,拿出积极作为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消极观望。可以说,尝试“全民医保”,政府的态度与决心至关重要。
    我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同地方的财力差别较大,这使实行“全民医保”更为复杂。实事求是地说,目前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民医保”尚有难度,因此尝试“全民医保”更需要地方政府唱主角,探索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保障方式。
    无论是尝试“全民医保”,还是其它事关民生的领域,我们只有不断探索的义务,没有等待观望的权利。(郭振纲)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