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揭晓,由民进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旭烽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获得入选作品奖。
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从今年4月1日起组织实施评选,经过预评、初评和公示三个阶段,共评选出268部优秀作品,138部作品获得入选作品奖。
长篇纪实文学《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宁波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由曾获茅盾文学奖的女作家王旭烽创作。该书主人公王延勤是浙江残联一位普通干部,他在2005年春节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后,千百位残疾人自发为他彻夜守灵。此事感动了年轻时曾在残疾人福利厂工作过的王旭烽,她热泪盈眶,饱蘸人道主义精神的笔墨,通过14位生者与逝者的彻夜长谈,刻画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灵魂世界。
来源:办公室
链接:
【图书简介】
当元宵之夜千百位残疾人彻夜不眠为他守灵,当三天之内他从一位默默无闻的普通国家公务员,成为感动整个城市的良心,作为百分之九十五的健全人中的这一个,便和百分之五的那一群,建构起世上最深沉的爱的圣殿。好人王延勤,以一位残联工作者的姿态拥抱弱势群体,如慈悲为怀的千于观音握住无助之手,在人间的一切之上,实践了人道主义理想的普世情怀。消逝的生命化为祈祷的钟声,昭示人们:只有在我们能爱别人,并且有机会去爱,我们才成为人生命中最要紧的事情,是学习如何付出爱,以及接受爱。
【作者简介】
王旭烽,浙江杭州人。全国人大代表,民进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省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茶人三部曲》。
【图书目录】
序一个以慈悲为怀的开始.
1.你为什么来这里等待
2.高尚的确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3.谁不需要那温柔的怜悯
4.幸福意味着感觉良好
5.请让我听到那个爱字
6.哀痛的人有福了
7.在谁的胸怀上休养生息..
8.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
9.像一棵树在树林中那样的质朴
10.你的触摸永不伤人
11.那听从恻隐之心安排的人
12.光明是这样照耀灵魂的
13.若不能像你那样去爱
14.沉默的大多数开口了
尾声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
后记 在人间的一切之上...
【作品节选】
我要讲述的,原本是一个人和一群人如何诀别的故事。
它发生在辞旧迎新的交替时刻——因为生命的无常,在那些绵长多雨而又不安的江南的冬夜,原本应该有悲凉的钟声隐约袭来。
如果它终究不以这样的方式开始,如果钟声虽然在那一时刻敲响,它却是安详、沉着、慈悲与欢喜的,那是因为有了敲钟人的祈祷。
……
那个我从起始就准备讲述的人,正是随着春节晚会节目《千手观音》的显形而出现的。这个名叫王延勤的五十二岁的北方男人,农民子弟,军人出身,二十年的南方戎旅生涯后又转移阵地,从此十数年与残疾人朝夕相处,终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除夕之夜,他躺在浙江宁波一家部队医院,辗转在生死之交,独自承受越来越黯淡的生命光芒的消逝。他病得那么重,想必在病榻上他也无法仰头看那歌舞升平的电视节目,这对他不啻是一种残酷的命运的不公。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的除夕他都是和残疾人包着饺子,欢欢乐乐一起度过的,唯有这一次,除夕之夜出现了残疾人自己的演出,他却再也没有力气看上哪怕一眼。倘若他能和他爱的那一群共睹《千手观音》,那么他一定会从第一个音符起就饱含热泪,一切关于残疾人的事情,都会让他生菩萨心,他属于“千手观音”赐福的那个爱的世界。
即便如此,除夕之夜,他在虚弱之极时依然不曾忘记打几个电话给那些渴望问候的心灵。在他的小本子上他都记着他们的电话号码,他知道有几个人正在苦苦等待他的声音,如果不打电话,他们会彻夜难眠。他使出浑身力气来向他们祝贺,声调中切切不可露出将亡之人的气息。此事做完他已精疲力竭,但心事纷乱,如何将息,半睡半醒中熬到天亮,终难控制。清晨,他蒙上头对守护在身边的儿子王宁说:你让我安静地想一会儿你爷爷奶奶……然后蒙上头哭了起来,轻轻地叫道:娘啊,我对不起你……这一天正是他母亲去世六周年的忌日,因为工作太忙,他到底还是不能够做到忠孝两全。
十二天之后是正月十二,他溘然长逝于宁波海曙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成百上千的残疾人为他守灵,三天三夜,直至正月十五之后,送他上路。元宵雨夜,花圈堵门,这个人的名字从默默无闻到震惊四方,被抬上那千万人聚焦的人生舞台亮相。人民终于发现了他,并传颂他,歌哭他,城市的管理者们则及时通达民意,放大了人民的心声,以最快最有效的速度,形成相互震荡。
就是这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方式,一个现实人物成了传说人物,一个普通人物成了非凡人物,由此感动了一座城市,并进入了永恒的叙述。
这或许是所有认识他的人、包括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吧。
是三天三夜成百上千残疾人为一个健全人守灵的真实事件,拨开词语的密林,王延勤开始从中显现,诚如底片终于从显影水中显形。
王延勤让我回到我的第一个人生驿站,有许多回忆在许多年后从不远处如蝴蝶般飞来——
人往往要通过了解自己所爱的人是什么,才能真实地了解自己,因为真正的爱的对象正是本质的一种表现。关于如何整顿生命,以及如何迎候善与爱的出场,这些从杭州运河边“乞丐王国”开始产生的令人焦虑的困惑一直在我内心进行。王延勤的出现给我一个契机,探寻王延勤的生活,既是梳理我以往的生活,更是探寻这眼花缭乱的时代的生活的秘密。
寻访个人的心路历程与探索时代的生活大道、由此便重叠在了一起。
因此,与王延勤是必须对话的,我们之间没有忘川。
我要寻找他,并且将从倒溯开始。从他身体的消亡,探寻他灵魂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