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省委会要闻
关注省“两会” | 先睹为快!民进浙江省委会今年关注这些问题


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和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将分别于1月23日、22日隆重开幕,浙江进入“两会”时间。

今年民进浙江省委会关注哪些问题呢?


团体提案

01、以文为媒  以浙为窗 全力打造现代国际传播省域样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浙江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成就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建议:一是理论研究先行,强化学术支撑;二是变革内容形式,丰富产品供给;三是顶层系统谋划,做强宣传矩阵。    

02、大力改善省属高校基础设施助力我省“双一流”建设

当前,我省正以超常规力度支持和推动高等教育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实施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作为贯彻落实“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更好满足“浙江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大学”强烈愿望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抓手。建议:一是从碎片到统筹,共性整合、协同共生;二是从粗放到精细,政策赋能、综合更新;三是从输血到造血,变革机制、激活内源。    

03、加快构建高水平基础研究体系助力我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面对“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要求,我省应将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建议:一是健全标准,完善基础研究分析评议标准;二是补齐短板,增强省属高校基础研究能力;三是锻造长板,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    

04、以“地瓜经济”提能升级扩大开放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高能级开放强省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全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高能级开放强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调研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建议:一是重塑制度型开放体系;二是提升平台载体能级;三是推动海外版“链长制”;四是畅通对外开放通道。   

05、大力提高政府产业基金使用效率助力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政府产业基金以推动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扶持赋能产业发展为目的,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助推器”和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力军”。调研发现,目前产业基金还存在目标落实不够到位、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运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一是精准定位,强化政策引导;二是全面统筹,强化管理效能;三是高效灵活,强化运作机制。    

06、推进政务增值化改革助力我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为有效提升我省营商环境,省委提出了“加快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的全面升级,增强政府服务力”的要求。一年来,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形成了许多创新特色做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一是增补“涉企清单”,以政府所能察企业所需;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以闭环体系解企业所困;三是增强服务水平,以能力建设纾企业所忧。    

07、推动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创新高品质文化生活机制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推进全民阅读的新载体,也是现代文明的中国式创造。当前,各地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存在准入机制不够完善、合作稳定性有待加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平衡等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建议: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的保障机制;二是制定服务标准规范运营;三是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四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08、推动我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

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完善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与助力共同富裕之间还有不足,建议:一是顶层规划,建立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议事机构;二是注重实效,建立健全慈善事业统计及慈善信托发展机制;三是规范完善,建立健全慈善领域表彰激励机制与体系。  

 

界别组提案

 

01、加强医工信交叉融合力度推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医工信交叉融合指医学科学和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的交叉研究和创新应用,是推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调研发现,还存在以临床需求为驱动的医学创新能力不足、医工信交叉融合的创新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医工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引进难度大等问题。建议:一是创新机制,构建医学创新联合体;二是共享权益,完善配套激励机制;三是统筹布局,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02、加快推动环境式沉浸式戏剧健康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提供新载体

近年来,“环境式、沉浸式”戏剧风潮迭起,彰显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和价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提供了新载体。然而,整体来看,环境式、沉浸式戏剧在原创作品培育、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亟需在扶持促进其良性发展上施策,建议:一是根植优秀原创精品,引导沉浸式文化正向输出;二是加强演出场馆建设管理,打造更多演艺新空间;三是强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尽快形成行业规范。

03、提升冷链物流软实力助力消费提质升级


冷链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食品药品消费安全,是推动消费升级,扩大有效需求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市场驱动和政策扶持双重效应叠加下,我省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软实力还有所不足,建议:一是聚焦数字经济,突出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强化科研投入,创新冷链发展;三是坚持人才优先,满足迫切需求。  

04、把握产业转移趋势加快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分析我省制造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主体和形态,整体上健康有序、利大于弊,但也有一些趋势需要及时把握,以便抓住机遇加快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议:一是健全产业转移“数字赋能”新机制,二是构建要素资源“全省统筹”新格局,三是创优产业转移“政企双赢”新模式,四是打造服务护航“浙企出海”新体系。  

05、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助力我省打造省域技能型乡村

调研发现,做好“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和项目共建;二是完善“向农”职教,调整培养定位与专业结构;三是建强师资队伍,提升整体素质和涉农能力。  

06、推进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助力“千万工程”再深化

在乡村振兴与“双碳”战略的背景下,以绿色低碳、循环利用、高效低耗为特征的生态化治理模式成为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建议:一是因地制宜做好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工程;二是推进分质处理、分级利用模式;三是推动多方参与,注重长效运营。  

编辑: 李星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