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地方动态
东阳市基层委员会赴安徽考察学习

 7月24日至28日,民进东阳市基层委员会赴安徽宣城、合肥等地围绕红色教育、文旅融合、科技创新等主题开展考察学习活动。东阳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东阳市基层委员会主委楼红霞,基层委班子成员和部分骨干会员参加活动。民进金华市委会副主委许英姿应邀参加活动。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依托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驻扎云岭期间留下的主要遗址而建立的革命纪念馆,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八大重要史迹之一。聆听着讲解员对叶挺、项英、李一氓等先辈英勇事迹的解说,瞻仰着展柜中陈列的遗物,会员们感动于新四军将士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依旧保持的坚定信仰和不懈斗志,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先辈们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奉献,更深刻体会到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重要性。

渡江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渡江战役而兴建的,全景式描绘了渡江战役的壮丽史诗,回顾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激情岁月,再现了数百万军民奋勇向前的壮阔场景。会员们仔细参观了展厅中陈列的各类历史文物、照片和影像资料,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文物,让参观者仿佛穿越回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感受革命先烈们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会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重温了党的革命历史,进一步领悟了“渡江精神”坚定信念、革命到底、军民团结、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勇于牺牲的丰富内涵。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皖苏浙三省交界处,是千年郡府地,全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城,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宣纸博物馆集宣纸历史、宣纸技艺、宣纸与书画艺术、历代宣纸产品展陈等为一体,是全国首个系统性综合宣纸博物馆。会员们在馆内详细了解了宣纸的品种、品质、历史来源以及其特殊的一百零八道制作工序,并通过一件件陈列的展品,近距离学习了宣纸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深厚底蕴。

安徽博物院常设有“安徽文明史陈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江淮撷珍”等专题展览,从多侧面综合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亮点,是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通过听取馆内生动的讲解和欣赏丰富的藏品,会员们详细了解了安徽省从史前时期到近现代的文明发展历程,感受到徽派建筑特有的美以及建筑内凝结的智慧和传承,感悟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放射出的灿烂光彩。

包公祠,全名包孝肃公祠,是纪念北宋大臣包拯的公祠,始建于明朝,重建于清代,是国内外包公祠、庙的祖庭。会员们依次参观了包公祠、廉泉、包拯文化长廊、清风阁等主题展区,回顾包公“忠、孝、廉”的一生,领略包公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事迹和作风,重新认识了这位清廉正直、厉行法治的清官包拯。会员们纷纷表示今后定会以包公为范,常怀律己之心,将廉洁自律落实到工作生活中。

三河古镇,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交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千年古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美食天堂”之称。会员们参观了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旧址、英王府、杨振宁旧居等历史遗迹,欣赏了典型的徽派建筑,亲身感受到了当地的文化和风俗,对安徽人民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合肥城市建设馆是合肥园博园主场馆之一,馆内以“城市更新——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设置有城市溯源、城市更新、合肥实践、城市未来等展厅。展示合肥城市建设的新技术和新成果。会员们看到了中国城市起源和古代城市发展历程,感受合肥近现代城市建设的“蝶变”,领略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技术,展望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是开展高技术研发与应用和高端应用人才培养为主的实体机构,是中科大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性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组一行首先来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展厅,参观了先研院以及新媒体研究院的相关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包括量子科技、深空探测、人工智能、聚变新能源和生命科学与生物制造等,详细了解了量子相关知识,以及先研院在科技创新和孵化培育产业方面的成效,并亲身感受了部分科技应用成果。随后一行人听取了关于新媒体研究院和中科大科技传播系的介绍,详细了解了科技传播创新路径案例,会员们对数字新媒体技术创新应用在课堂教学、知识传播等方面也有了更加多元和深入的思考。

最后,会员们还来到国盾量子公司进行参观,亲眼见到了世界首台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光量子计算机——九章一号量子模型,见到了量子计算、量子测量、量子通信的部分应用成果。会员们感叹于量子在科研领域的重要地位,也惊叹于量子科技成果对于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向基层普及,探索科创项目的成果转化新模式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楼红霞表示,考察组要珍惜此次考察学习的宝贵机会,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要认真学习借鉴宣城、合肥等地在文旅融合、城市更新、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将此行所学所思所感所悟结合东阳实际,融入到更好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中去,融入到更好发挥优势服务社会中去,融入到更好立足本职勤勉作为中去,用实际行动为加快打造新时代强市名城、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阳篇章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 张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