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9月8日在北京举行。民进会员,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初级中学教师于淑丹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于淑丹,民进会员,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初级中学教师,金华市人大代表,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曾获评长三角地区法治教育课一等奖、金华市优质课一等奖等。多次参与微课程开发,获评省一、二等奖及精品微课程;指导并制作省编作业本配套系列微课,在“浙里问学”展播;曾参加教育部“铸魂工程”双师资源研发活动;多项作品入选省中小学项目化学习案例、省优秀作业案例等。
自2006年参加工作后,于淑丹一直坚守乡村教育。十八年从教之路中,十四年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她心怀拳拳育人之心,以最大的热情与赤诚投身于思政课的教学事业,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家长的欢迎、同行的夸赞、领导的认可。
坚守初心 擦亮育人底色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作为一名平凡的一线教师,于淑丹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自觉,提升“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社会责任自觉,深化“立足思政小课堂,面向社会大课堂”的职业责任自觉。
为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于淑丹不断努力让思政课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她每节课都精益求精,晚上常常备课到10点以后。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研究项目化学习,开设“行走的思政课”,尝试模拟政协、模拟法庭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家国情怀等。她总能立足学生,因材施教,“春风化雨”般启智润心。有学生说,“我想以后读师范,成为像您一样的老师”,有学生会经常写信与她分享快乐与烦恼……还有一次在《善用法律,防范校园欺凌》课后,刚下课的学生跑到讲台上说:“老师,我能拥抱一下你吗?”在拥抱的那一刻,想来学生内心深处,信仰的种子已在悄悄萌芽。
多年来,有多所名校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优越的工作环境、丰厚的福利待遇、更好的发展平台,这一切似乎都充斥着巨大的吸引力。但于淑丹都一一婉拒了。“让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是她心底的愿望,也是她一直为之努力的方向。她选择坚守这片希望的热土。
胸怀匠心 增添专业亮色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她对每一节课的教学都保持着敬畏之心。成长道路上要不断超越现状、超越自我,必须敢于挑战,勇于实践。她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来磨砺自己:曾获评省教坛新秀、长三角地区法治教育课一等奖、金华市优质课一等奖、金华市教师技能比武一等奖等;项目化学习成果、作业设计均入选浙江省优秀案例;多节课入选省级精品课例等;承担省市区级讲座公开课二十余次;十余篇文章在省、市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及发表;执笔、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并获奖……每一次的活动磨砺,见证每一次的成长。
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于淑丹还积极研究依托互联网的教学公益活动,服务于更广泛的学生群体:曾参加教育部落实“铸魂工程”双师资源研发活动;开设了省思政网络同步课程,辐射全省师生的学习;指导并制作道德与法治作业微课35个,在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同时在浙里问学展播;参与设计制作多个服务于学生学习的微课程,获省一、二等奖和优秀精品课程。她以自己不变的育人初心,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尽己所能,无私奉献。
携手同心 锤炼团队成色
众擎易举,众志成城。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身为教研组长的她始终把团队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创新教研模式,积极承担学校师徒结对工作任务,帮助青年教师实现快速成长。在不懈努力下,很多年轻教师获得很快成长,有获省教坛新秀、有获省优质课一等奖、有获评省级精品课、还有多名年轻教师获市、区优质课一等奖等,道德与法治组已成为市优秀教研组。
她以不忘初心的坚守,勇担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奔赴向教育理想的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