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会员风采
履职风采录 | 楼秀华:同心汇众力 创新向未来

9-1.jpg

楼秀华

浙江省政协常委  杭州市政协民进界别召集人  民进浙江省委会副主委  民进杭州市委会主委 杭州市科技局局长

2024年4月15日,在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民进界别履职周”启动仪式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签约仪式:杭州市三位科技专家、三家科技企业分别与六所学校签署“开明同心 科创未来”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更多科技大咖走进校园,为学校科创教育汇聚更多科技资源。作为这一项目的策划者,楼秀华坚信,只有积极融通内外资源,才能更精准地找到民进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的结合点。为此,楼秀华始终紧扣“聚力”这一关键词,不断汇聚向上向前的履职合力,彰显委员责任担当、提升界别工作实效。

坚持众人拾柴突出“民进一家人”的聚力作用

作为民进界别的政协委员,楼秀华始终认为,广大会员是民进界别各项工作的最大依靠。作为民进杭州市委会主委,他给自己列了一张长长的走访名单,名单上不仅有各行各业的代表性人士,也有年高德劭的老会员和刚刚入会的新会员。仅2023年,楼秀华走访的冯耀忠、徐尧林等代表性会员就达到60余人次。走访调研过程中,他把会员的意见建议一一记录于心,对会员的所能所长如数家珍。

正是通过以情动情、以心换心,楼秀华在履行省、市政协委员职责的过程中,无不得到广大会员的鼎力支持。例如,他在领衔建设杭州市政协民进界别委员工作室的时候,演绎了一出“众人拾柴”的生动画面:座落于径山的工作室由民进会员提供场地,由民进会员单位具体设计、建设,14名杭州市政协民进界别委员全员参与、全程关注。特别是作为领衔委员,楼秀华还发挥自身在规划设计方面的专长,亲自参与了工作室的设计,并组织省、市民进开明画院艺术家赴工作室开展书画笔会,以文化浸润、以艺术增色,打造了一个展示政协形象、彰显民进特色的窗口。

坚持为民情怀推动“有事好商量”的具体实践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2005年1月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径山镇小古城村考察调研,提出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为委员工作室选址时,楼秀华有意识地选在了径山。他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放在心间,也挂在了委员工作室的墙上,并认真贯彻于委员履职的全过程。

2022年,委员工作室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创新举办“共话乡村共富”庭院会,把村民、企业、部门、专家汇聚到一起,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多层次、多维度探讨乡村共富的实施路径。为更好地聚焦乡村产业、乡村文化发展,楼秀华最大程度地调动资源,邀请教育、财政、人力社保、农业农村、商务、文广旅游等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乡村共富政策,并邀请民进省委会原副主委、知名作家王旭烽等专家、大咖,在项目助推、文化培养等方面提供了不少“金点子”。

一年多来,委员工作室作为省、市、区三级民进组织的履职阵地,先后举办了径山茶叶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承办了住余杭的省市政协委员情况通报会等创新活动10余次,并先后接待了全国政协、民进中央、外地省市领导等参观考察50余人次。2023年,工作室获评杭州市政协五星级委员工作室。

坚持平台赋能形成“协商求实效”的联动合力

2022年,杭州市政协在打造的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开展市政协委员轮值活动。楼秀华敏锐地意识到,在这个全新的履职平台上,民进界别可以作出更大的作为。在他的推动下,民进界别率先在实践中心以“活动周”的组织形式开展系列履职活动,形成了开明同心、履职连心、惠民暖心、谏言知心的“四心”模式。2024年,民进界别履职活动周推出了12场精彩各异的活动,包括1次专题讲座,2轮公益咨询,3场圆桌沙龙和5次工作会议。通过这一形式,不仅锻炼了委员队伍,更提升了参政履职的力度、为民服务的温度。

楼秀华常说,脑中要有蓝海,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也是他在多部门多岗位工作锻造中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为此,在实践中心这个平台上,楼秀华聚焦民进教育、文化主界别,聚焦协商的质与效,牵头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创新项目,做大凝心聚力的朋友圈。2023年,民进界别牵头、历时一年半、万人参与绘就了一幅“同心同行·共筑亚运百米艺术长卷”,捐赠亚组委收藏。

2024年,聚焦“赋能新质生产力、点亮未来科创梦”的主题,楼秀华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以及浙大附中、杭十四中等知名高中校长作专题研讨,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市民群众的广泛好评。民进界别也连续两年获得了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活动优秀组织奖。

编辑: 李星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