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会员风采
履职风采录 | 宋怡玲:用心用情用力 服务公共文化建设和群众体育发展

3-1.jpg

宋怡玲

浙江省政协委员  民进嘉兴市委会副主委  民进平湖市委会主委  平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在履职道路上,既要有民生观、发展观、现代化观,也要有政协委员的奋斗观。”作为省政协委员,宋怡玲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注重将本职工作与政协委员的身份有机融合,更好地参政议政,更有力地推动工作,实现了“1+1>2”的效应。“为了使履职建言更有深度、更有广度,就要善于从工作中、生活中发现问题,用脚步丈量民意,面对面听取民声,才能更加精准地解难题、惠民生,抓落实、见成效。”宋怡玲说。

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新要求”作为切入点

2022年上半年,嘉兴市第十届运动会确定于次年在平湖举办,这是嘉兴首次在县市举办市运会。而彼时的平湖市体育中心建成使用已20年之久,陈旧的设施已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的体育运动休闲需求,局促的场地与市运会办赛要求也相去甚远。

在查阅大量基础资料并与群众深入交流后,宋怡玲真切地感受到,体育中心改造势在必行。她与平湖市有关领导一道,专门召开代表委员专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并多次实地调研走访、外出考察学习,为中心改造提升探寻“最佳方案”。

在宋怡玲的全力推动下,体育中心改扩建项目克服了重重困难,于2023年1月正式启动,并在同年5月以平湖市全民健身中心的崭新形象正式对外开放。如今,全民健身中心常年坚持公益性开放,每月前往锻炼的群众人数近10万人次。

坚持需求导向以群众“新困扰”作为突破点

一边是城西居民专程开车,“穿越半个城”去东湖旁的体育中心锻炼,另一边是城东区域人口密度高,交通和服务压力大。走访调研中,不少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向宋怡玲反映了平湖城区文体设施“东多西少”分布不均衡,希望这一情况有所改善的心声。

为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宋怡玲特地选择早晚锻炼高峰时段实地体验,主动与运动爱好者交流沟通,这让她对城西区域文体服务“空白”给群众带来的诸多不便“感同身受”,于是就将建设城西运动飘带项目提上了议事日程。

此后,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宋怡玲又多次实地踏勘,详细了解规划选址等,积极协调部门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性地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顺应城市原有肌理,建设健身绿道和空中步道,同时配建室外球场、室内场馆、健身场地、儿童活动场地等工程。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工,投入使用后将有效缓解平湖城西片区缺少大型体育设施的困扰,为群众锻炼增加一处新的选择。

坚持发展导向以群众“新期盼”作为着力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育政策的调整、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更加重视,家庭、学校等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大。2019年,宋怡玲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平湖市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面临场所分布散、规模小、功能设施滞后等困境,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未成年人的实际需求。

在她的带领下,民进平湖市委会通过走访座谈、发放问卷、实地视察、赴周边县市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了深入调研,并在当年平湖市两会上作了题为《为孩子插上放飞梦想的翅膀——加强我市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的建议》的大会发言。

通过多方努力,平湖市科创青年城(平湖市儿童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应“盼”而生。2022年宋怡玲担任平湖市副市长以后,立足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以及运营前置,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比选设计运营单位,通过提案、调研、专题协商会等形式,深入参与到项目中去。通过四年多的持续跟踪推动,2023年11月,科创青年城项目正式启动,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预计于2025年年底完成建设。

由东至西,由北到南,在宋怡玲的积极助推下,平湖城区公共文体服务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不断优化。目前,全民健身中心已是一座实用安全、功能复合、生态低碳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其中全长800米的空中跑道更是成为新“顶流”,前来打卡和跑步的市民络绎不绝;新建的笼式篮球公园、亲子健身娱乐区、面向老年人的地掷球和气排球场等,总改造面积6400多平方米,让全年龄段市民都能拥有一方健身天地。今年暑期,位于全民健身中心内的游泳馆面向全市3-5年级小学生举办大型游泳公益培训活动,总培训人数达到2000人。而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城西运动飘带项目、科创青年城的陆续完工,将进一步完善平湖的公共文体服务网络,大大满足各年龄层的需求,有效提升市民生活的便利度和幸福感。

编辑: 李星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