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传统手工艺文化,增进少年儿童对非遗技艺的了解,8月25日下午,由民进杭州市上城区基层委员会主办,笕桥街道花园社区承办的“‘布’期而遇,‘筒’享美好”布艺笔筒DIY社会服务活动在“民进之家”举行。近20位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沉浸式手工体验,感受布艺文化的独特魅力,用巧手为传统技艺注入新生机。
布艺作为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生活智慧与美学传承。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布艺技艺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年轻一代对其知之甚少。此次活动以“布艺笔筒”为载体,通过裁剪、拼贴、装饰等环节,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布料纹理,在方寸之间体会匠人精神。活动由民进上城区基层委员会第六联合支部精心安排,现场准备了碎花棉布、扎染绸缎、复古蕾丝等数十种特色布料,以及珠串、彩绒球等装饰配件,为创意发挥提供丰富素材。
“这块靛蓝扎染布配琥珀色纽扣,像不像青花瓷瓶?”“用丝带打个蝴蝶结缝在侧面,瞬间有了国风韵味!”活动中,孩子们或低头专注裁剪,或三两成群讨论设计,气氛热烈。一同参与活动的家长举着孩子刚完成的笔筒笑道:“没想到用碎布头也能做出这么精致的物件,以后孩子写作业时用着它,肯定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
活动指导老师介绍,布艺笔筒制作需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性:图案繁复的布料宜搭配简约装饰,素色布料则可用亮色配件提亮;粘贴饰品时需注意层次错落,避免堆砌感。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将零散材料化作一件件兼具实用与美感的作品,有的融入青花瓷元素,有的模仿敦煌藻井图案,传统与现代在针线穿梭间完美交融。
活动通过“小物件”承载“大文化”,旨在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拉近居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让传统技艺真正“活”在当下、“火”在民间。活动尾声,孩子们捧着自制笔筒合影留念,布料上的针脚与舒展的笑容,共同勾勒出文化传承的生动图景。这场与布艺的“不期而遇”,不仅让旧技艺焕发新光彩,更在少年群体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民进杭州市上城区基层委员会将持续深耕社会服务品牌,积极发挥资源优势,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彰显履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