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叶圣陶孙女叶小沫、孙子叶永和走进金华山双龙洞,重走1957年爷爷笔下“仰卧小船入洞”的经典路线,完成一次跨越近七十年的“教科书式”寻根。
1957年4月,叶圣陶以教育部副部长身份赴浙江调研,在金华游览北山双龙洞、冰壶洞后撰成散文《记金华的两个岩洞》,文章前半段被收入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定名《记金华的双龙洞》,使双龙洞名扬四海,成为金华最具辨识度的文化名片之一。
“今天,我们替爷爷再看一眼他惦念过的那两条‘龙’。”在双龙洞外洞,叶小沫指着岩壁上的摩崖“双龙”石刻说。随后,姐弟俩仰卧小船,仅距水面尺许,被缓缓推入仅容一船通行的内洞。两人又循当年文字“顺台阶而下”进入冰壶洞,在落差20米的“银河倒泻”洞瀑前驻足拍照,叶永和则录下瀑声、船影,“要把今天的光影带回北京,让家人在屏幕里‘亲历’爷爷笔下的温度。”
午后,一行人驱车10公里前往九龙湖畔的“达那也·小冰岛”。这里因矿坑遗景与湛蓝水面出圈,被年轻游客称作“金华最像北欧的地方”。叶永和说,爷爷当年写金华“山水有灵”,如今这片“小冰岛”让老景区长出新场景,“山水依旧,但阅读山水的人换了模样,这正是文化血脉的延续”。
行程期间,叶小沫、叶永和与金华民进有关同志开展专题座谈,双方围绕叶圣陶先生的文学成就、教育思想及其与金华的深厚渊源展开深入探讨,就如何传承先生精神、推动文旅融合与文化传承创新等话题交换意见,为进一步挖掘金华文化内涵、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凝聚共识。
“爷爷的文章把金华山水写进了全国课本,今天的金华把文化故事写进了时代风景。”叶小沫说。此次行程既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深切缅怀,也是一次文化传承与交流的生动实践,为金华文旅发展与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
甪直镇叶圣陶研究中心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双龙风景旅游区党工委书记陈峰齐,金华市政协副主席、民进金华市委会主委张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赞,民进金华市副主委许英姿、谢锐分别陪同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