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基层直选是操练民主的最佳途径

深圳市民政局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刚刚结束的深圳第五届居委会换届选举的780个居委会中,采取直选方式的有724个,直选率超过92%,与上届47%的直选率相比,增幅接近一倍,标志着深圳基层民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新闻网7月9日)

    深圳的基层直选无疑值得关注。如此高的直选率,不仅暗示着深圳走在了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前头,而且为我们更广范围内的民主操练,提供了一幅“中国式图景”。

    作为一种政治安排,民主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不坏的制度”。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这样描述“民主”:城邦事务是由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通过直接讨论和投票表决方式来做出最终决定。纵观新中国的民主历程,却并非西方由民主运动滋生民主制度的路径,而是以确立民主制度推动民主实践的道路。因此,我们的民主不在于街头和广场,而在于大规模、有序化的民间操练。只有通过民主操练,才能提高民众的民主意识和素养,生长出本土的民主基因,并为法治上的民主制度提供永久的文化动力。

    操练民主的平台有很多,小学生推选班长的教室,网民表达思想的BBS,竞技选秀的舞台,都可能是操练民主的载体。但从根本上说,直选才是操练民主最正式也是最佳的途径。从直选这样的民主实践中,我们感受民主的精神,体验民主的好处,学会民主的操作,并逐渐成长为优秀的现代公民。

    直选有助于增强居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直观感,激发基层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选票在我手里,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权利意识和权利自觉。只有当公民手拿选票的那一刻,方能真切体会到民主沉甸甸的分量。对生活在国家权力末梢的基层公民而言,如果由于与国家政治事务的距离过远而难以直接行使民主决定权的话,那么,对于其就近的社区生活,就不应丧失民主决定的权利。所以,在我国还不具备实行全民普选的情况下,推行基层直选,就成为一个兑现公民民主权利、培育社区民主传统的“前置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公民民主参政的热情,以为更高层次的民主政治铺路。

    与此同时,直选也为基层群众熟悉并掌握现代民主的操作程序和规则提供平台,在“实战”中培养公民的民主技能。实践证明,民主不光是人们的良好愿望,更是一种带有复杂技术性的操作规程。所以,真正的民主,不仅需要民众投入热情,还需要民众掌握娴熟的驾驭民主的技能。一个简单的道理:要想让孩子学会游泳,就必须让孩子下水,哪怕是呛上几口水,这都是必要的代价。通过基层直选这种仪式化的民主操练,可以让民众熟悉并尊重民主的游戏规则。在基层这个“危险成本小”的民主操练平台上,公民可以通过一次次的反复实践,从中把握现代民主的内在品格和操作规程,以提高驾驭民主的能力素养。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直选还以其“可触摸”的程序运作,向民众尽情展现民主政治的程序之美。现代民主的价值相当程度体现在一系列的程序细节里,无论是“投豆表决”还是“表决器表决”,技术和细节成就的不仅是民主的结果,更是发自程序本身的魅力。从直选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切身体会到公平参与的程序喜悦,能够确立对民主的信仰,并衍化出尊重程序的意识。而这种内在的精神收获,对实质民主的实现才是最具决定性意义的。

当然,作为现代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民主最终暗含于现实的治理生活之中,选举只是民主的第一道工序。如果不能在直选基础上实现民主的决策、民主的管理和民主的监督,民主依然难以实现。所以,我们在关注深圳基层直选的同时,也应长期关注此类“标本”背后的制度环境。只有以最充分的程序机制实现选举的公意表达,以最精密的约束机制确保治理权力的公共性,才能让直选民主在制度的呵护中健康生长。(傅达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