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为祖国的荣誉而拼搏

——记前中国女排主力陈招娣与队友们的二三事

 

谭启晓

 

  1981年11月16日,在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上,中国女排以七战七捷的优异成绩首次登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举国振奋。人们把中国女排获胜的根本归结为两个字——“拼搏”,这也被称为“中国女排精神”。27年过去了,“拼搏”仍是体育界取得胜利的源泉。

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最早是从新闻媒体中知道的,但其中的很多细节,我是在采访原中国女排主力陈招娣以及与她多次接触中了解到的。  

 

“残酷无情”的袁伟民教练

 

  在白天正常训练中,中国女排往往是最晚结束的一支队伍,有时还要加练。一次训练结束已是晚上六、七点,“心血来潮”的袁伟民教练半开玩笑地问已经疲惫不堪的女排姑娘们:“谁还想加练15个球?” “我来!”大大咧咧又心直口快的陈招娣随口答道。话音刚落,即被站在旁边的郎平捅了一下,小声说“招娣,别中教练的‘计’!”陈招娣以为救15个扣球还不是小菜一碟?尽管知道队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丢一个要负一个。

  一开始,她玩命地向扣过来的球飞扑过去,滾翻起来,又飞扑过去……当救起第9个球时,陈招娣的腿都发软了,看球都两个影儿。她想:今天的训练强度本来就很大,人已经非常疲惫了,自己还主动要求加练,表现已经挺好了,也该让我下来了。可袁伟民还是不停地将球朝她砸去:一会儿扔到东,一会儿扔到西,满场飞,陈招娣实在受不了了,就停下来喘了口气,没去救球。可袁教练不管,嘴里还一个劲的数:负一、负二……“你去负吧,我累着呢,还没喘过气来呢!”陈招娣心想,“本来就是我主动加练的,我不加练了不行啊?!”于是她抱起衣裳,转身就往外走。袁伟民说:“你今天欠的,明天一早补上!”

  走到门口的陈招娣停下了脚步,心想:“今天的事为什么要拖到明天?!不行,我一定要救15个好球给你看看!”练着,练着,真的是受不了,但她没有退却,顽强的拼博精神使这个倔强的姑娘毅然挺住:“豁出去了,管他呢,就是拼死也认了!”

陈招娣救得非常出色,袁伟民说:“不错,可以减几个球!”陈招娣不服输地说:“不要你的恩赐!”就这样,中国女排姑娘陪着陈招娣,完成了加练任务。

 

倒在排球场也在所不惜!

 

  在激烈的比赛中,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陈招娣的指尖,不知道打裂过多少次,贴的胶布积起来都够做件衣服了。1976年的一次训练中,陈招娣为了接一个球,腰反弯过度,只觉得“啪”的一声,一阵钻心的剧痛袭来,第五腰椎骨骨裂。1978年11月全国排球甲级联赛中,腰伤刚恢复的陈招娣,左臂又摔断了,需要打上石膏静养,但为了参加12月份的第八届亚运会,她不顾医生的劝阻,胳膊上了夹板,缠着绷带就来到球场。左手断了,她就改练右手进攻,单手拦网,也因此得名——“独臂将军”。

  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决赛,中——日女排的对决打响。开局不久,陈招娣因和孙晋芳抢一个二传,又扭伤了腰,剧烈的疼痛让陈招娣知道大事不好。为了不影响队友们的情绪,不打乱攻防的节奏,陈招娣强忍着疼痛、不露声色。不过,队长孙晋芳还是从她用手捶腰的细微动作中觉察到了。

  “顶住,招娣,顶住!”同伴在轻声鼓励她;“顶住!”腰僵直了也要顶住;“顶住!”痛得冒冷汗了也要顶住!她不停地提醒自己!

  她不顾一切地扑救每一个球,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拼了!只要能抱回金杯,就是腰断了也值!”

正是在这样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下,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互相鼓励,奋力拼搏,终于取得了七战七捷的最终胜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不仅要赢球,更要打出水平!”

 

  中——日女排决战的前2局,中国队打得干脆利落,技术战术充分得到了发挥。拦网、强攻、快攻、防守,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先后以15∶8和15∶7的大比分取得了胜利,提前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这可是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啊!高度的兴奋使中国女排姑娘们有些不知所措,思想无法集中,球忽然打得毫无章法。

  近六千激动的日本观众大声呐喊,为本国选手助威。极大的声浪,冲击着人们的耳鼓,吞没了其余的一切声音。此时,日本女排也甩掉了包袱,放开了打球,越战越勇,接连扳回了两局。

  在决胜局前休息时,领队和袁伟民教练严肃地对全体中国女排队员说:“我们打球不仅要赢球,更要打出水平,打出风格。祖国人民在看着你们,所以一分也不能丢,否则我们得了个输给亚军队的冠军,不光彩啊!”

  第五局开始,尽管中国队还处于劣势,但女排姑娘们明白,不能乱了阵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一分一分地追。郎平确实不负众望,4号位的强攻,势不可挡。加上拦网频频成功,很快中国队以8∶4首先交换了场地。

  日本队打得也很顽强,双方的比分在交替上升。几经拉锯后, 13∶13,双方第二次打成平局。接着,日本队触网,中国队夺回了发球权,关键时刻,郎平跳起扣球,好球,得分!

  可这时法国主裁判却示意:3号郎平触网,换发球!处在4号位的郎平立即声明:“我根本没有触网!”在这节骨眼上,队长孙晋芳马上跑到法国裁判面前,边说边用手势告诉裁判:“3号扣球时没有触网,你若不相信,可以通过回放录像。”其实看录像是最公正的解决办法,但可能主裁判本来是想在关键时刻“帮”日本队一把,对自己的判决心中有鬼,于是在没有回看录像的情况下就改判:“中国队得分!”14∶13,这一交涉的胜利,大大激励了中国队,给中国队带来了信心。

  可随后郎平扣球出界,又一次打成平局:14∶14,日本队夺得了关键的一分。郎平继续高点强攻,可惜三次未成,反而丢了一分,14∶15,日本队不仅得到了发球权,并且只要再得一分,他们就赢了。在这危急关头,中国女排姑娘既没有气馁,一步步稳扎稳打。接好一传,伺机进攻,郎平跳起扣球,成功夺回了关键的发球权,又一次重扣,15平,接着中国队两次拦网成功!17∶15,中国队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欢呼啊!拥抱啊!激动而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场外的中国女排姑娘也一起涌到了场内,分享着胜利的喜悦,连队医田大夫也激动得和姑娘们抱成一团……

  中国女排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中国女排靠的是“拼搏”精神,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

  今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马上就要到来了,我预祝中国所有运动员都发扬女排的“拼搏”精神,取得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光。

(本文写于北京奥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2008年4月30日)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