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献华
我对犹太民族有特别的好感。这个民族不仅勤劳,善于创造财富,而且为人类培养了一大批像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这样顶级的思想家科学家。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原因多多,但我认为,这跟犹太民族的教育很有关系。其中一点,犹太民族非常注意对孩子“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华民族的教育与犹太民族的教育有什么区别?我们来看一段家教的细节。当孩子放学回家,中国妈妈问孩子:“孩子,今天老师向你提了几个问题?你答对了几个?”孩子得意地回答:“五个,我答对了四个”,妈妈鼓励说:“你真棒!”。当孩子放学回家,犹太妈妈问孩子:“孩子,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老师答上几个?”孩子得意地回答:“五个,老师答上一个”,妈妈鼓励说:“你真棒!”。这个家教细节告诉我们,中国人培养孩子的是“应答问题的能力”,犹太人培养孩子的是“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建议家长们要善于在这些故事中发现教育理念的差别,这种教育理念的差别,将决定你孩子将来是否具有强大的原创力。
家长们可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个人只有敢于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当苹果从树上掉落地上,牛顿就发问:苹果为什么会往下掉?(照我们的庸见:苹果当然往下掉喽,还能往天上掉?愚蠢!)从此,牛顿拉开了“万有引力”研究的序幕,使他成为历史的巨人(有人戏说:这个世界太无序,所以上帝让牛顿出生了)。牛顿的伟大,首先在于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林语堂是位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大师,他在《中国人》书中就叙述到,中国人普遍有个缺点,就是有太多的“庸见”(按常规直觉思维)。当一个人提出一个背离常识看似幼稚的问题时,常常遭到嘲笑,提出问题的人甚至被认为很不“成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中国人的“问题意识”被压抑了,慢慢消失了。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缺乏创造力,难获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
那么,孩子的“问题意识”应如何培养?我认为,孩子的“问题意识”是无需培养的,是天生的,只要我们保护好就行。你看,刚会说话的孩子,就问爸爸这个,问妈妈那个,满脑子是“问题”。但可惜的是,孩子的“问题”,随着“教育”的越多反而越少了,到了读中学时几乎快绝迹了。为什么?因为孩子的“问题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有位十岁的男孩,刚从英国转学至国内时,上课不断向老师提问,惹得老师大动肝火,把家长叫到学校狠狠地训了一顿:“你的孩子要好好教育,上课哪来的那么多问题?”家长只能劝说孩子,今后上课少向老师提问题,孩子伤感地说:爸爸,我叫你不要回国,你偏要回国。半年后,这个孩子终于学“乖”了,上课不再提问题了。唉,一位“天才”就这样被“教育”活活地阉割了。
有位九岁的小姑娘,向妈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雷电能量这么大,下雨天把电动车放在树下,不就可以充电了?”各位家长,当你面对孩子类似的问题时,你将如何作答?是鼓励还是训斥?我告诉你,这类事如何处理,将影响你孩子未来发展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