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哲砭
说起吴山明,画坛一致公认他是当代中国人物画坛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的水墨人物画贯通了传统与现代,融会了人物与山水,形神并至,笔境兼夺,给人以一种清新的感觉。其意象、境界和笔墨之美,显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当今画坛上独树一帜。他着重将宿墨、积墨以及通过水的运用实践,将其衍化成一种新的高品位的艺术审美形式,并形成了不同于前辈、也不同于他人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语言。
专家评论吴山明画风:吴山明最大的亮点应是得心应手的“写”和独具匠心的“虚”。“写”是指高级阶段里的笔意,“虚”则是最高学养的标志。唯有“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展示中国画艺术之特性;“性”是性情,情致盎然,没有“写”就没有盎然的情致。吴山明尽早地从“小写”升华至“大写”,“写”出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性格。
作为浙派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之一的吴山明,他以自己40 多年的水墨历练,在“意”笔领域“写”出了属于自己能够遥视四周的标高。返观他的作品,笔则率真、墨则洒脱、意则心领,散散淡淡,飘飘逸逸,写“百草园”、写“摇篮曲”写“高原儿女”、写“绍兴老农”、写“蕉林”、写“沃原”、写“西泠秋韵”、写“古诗老僧”、写“牧羊女”、写“格桑花”、写“老木屋”、写“五老图”,也写“憔耕渔读”、“品茗对弈”……只一个“写”字,心领、神会、意到,一路信马由缰,随手拈来,俯拾皆是,数笔之间,片墨而已,尽写大千世界,古今风流。画面上流畅、灵动、放纵的一笔笔,在吴山明信手写来,诚如旷达的智者徜徉在原野上牧放灵性,随它襟带当风,我自飞花摘叶。
现代作家杜文和情不自禁地赞叹:品味吴山明先生的一幅幅画,在我的眼里,就如阅读一篇篇散文。当精彩散文的阅读美感在品赏吴山明的水墨画集中竟然不期而遇的时候,吴山明的美术世界显然又敞开了另一个审美视角。
吴山明的艺术创作,不仅在自然而然的态度上取法散文,而且笔下人物的清亮与绘画语言的简约,则在美术的品格上同样地散文化了。吴山明先生笔下的一个个无论是古装人物还是当代人物,其形形色色,无论如何妙写雅敷,终以灵性为归。至于“本真”,则更为充分地表现在吴山明的当代人物之中,诸如川北汉子的憨厚,傣家少女的婀娜,母亲的慈爱,新妇的羞涩,学者的睿智,乃至吮手儿童的顽皮……一个个不同人物的不同内心世界全都呼之欲出。另外,吴山明先生的绘画语言,那就是笔走灵隽,墨吐轻亮,在总体风貌上多清、寂、淡、远、活、简。其清,如风裁云化;寂则静思;淡似轻烟袅绕;远比亘古;活便是去卷云舒,泛苦不系之舟。而简约则最见功力最见品格,也最见其人物画作品的高妙,简约是铅华退尽,越是简约越抵进本真。简约使得他的风格淡荡清婉。简约使得他的作品散淡、冲和、空明。简约是功力、是自信、是心境。简约是洒脱,而洒脱得之于精神的优越与状态的高贵。吴山明以自身的本真去开掘所写对象的本真,从契合中寻找和谐,从共鸣中弹拨心弦,于是凤凰梧桐,艺术的感觉与才情在最足以自适的性灵与本真中栖息,品格便绝尘而起,便必然地超拔在众欲之上。
一粒芥子可纳须弥三千,小亦大矣!这是吴山明的高明。简淡、率真、舒畅的寥寥数笔,言外之意,韵外之旨,尽随淡墨向无边的远处蔓延开去。欣赏吴山明的作品,就好似阅读一篇篇精彩的散文。
吴山明是怎么“写”水墨散文的?先生自己说,如果一个艺术家期望自己的作品在情感上能感动观者,那就应经常到生活与自然中去,去观察,去体验,用画笔去采风,多积累生活之中素材。无论你的作品是具象的,或意象的,乃至有抽象趣味的,生活中的体验都会给你以最初的启迪。凡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其创作时的灵感的产生,往往都是从生活与自然中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值得艺术家们永远记住的真言。
采风之作是对客观的感受的最原始的记录,其可直面生活进行速写,亦可在现场用手头的素材有感而发地进行整理完成。因此它往往是第一手的即兴之作,是一种直观感性的而迅速鲜活地捕捉对象的过程,同时还是一种概括、取舍、强化客观形象的能力在瞬间的反映。因此一幅精彩的采风之作也往往是灵性、修养、激情与技巧的最佳结合。
多年来吴山明带着他的学生们足迹遍及祖国各地,无论是南国小寨还是沂蒙山区、工矿企业,江南水乡还是新疆边睡、藏区高原,都是他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泉。他曾四次赴西北采风,深入生活,画过大批量的现场写生,自己也更喜欢画这类散记类或散文类的写生作品。
吴山明在北京、杭州、台湾、新加坡等地举办过多次画展,出版过大量的画册图片,其中带有原生态趣味的采风型水墨画作品,不少同行与朋友尤其认可和喜爱。前不久,中国美术学院旁的恒庐美术馆展出了吴山明的“水墨散文”,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意笔线描、钢笔速写,更多的是在西北采风累积创作的“水墨散文”作品,150余幅作品记录了山明先生对生活的最初直感和对创作的激情,具有生活原生态特征的鲜活之气,在笔墨表现和处理上都显出其对艺术理解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