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舟山市委会
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保障困难群体(包括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外来务工者中的困难家庭等)享受基本文化生活,不断缩小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改善困难群体平等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逐步形成一套政策体系或基本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体享受基本文化权益,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应该摆上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
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全市现有低保户总户数7825户、总人数12616人,低保边缘户总户数1172户、总人数2833人。目前无电视机的全市有2702户,约占低保总户数的34.53%;未接通有线广播电视的全市有1991户,约占低保总户数的25.45%;平时文化生活平淡,绝大多数是家有电视的看电视,没有的则串门聊天,少数的下棋打牌、看书读报、听广播等,业余文化生活比较缺乏。究其原因,除了困难群体自身缺乏经济实力,文化素质较差之外,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经费投入有限,文艺骨干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基础文化设施相对滞后,功能发挥欠缺,不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建议:
一、将困难群体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制定相关的措施或制度予以保障,从根本上保障困难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和平等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权利。
二、加大投入。要设立困难群体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专项资金,加大文化经费的投入,尽量使所有文化低保户接入有线电视,拥有基本的文化用品和娱乐设备(特别是电视机),并视情况分担有线电视接入初装费和每年的收视费、相关电费等。
三、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保障困难群体基本文化权益的工作,保证文化低保户平时有书报看,每月能看上一场电影,每季度能看上一场戏等基本要求。
四、各级文化部门、城乡社区、特殊教育学校、福利企事业单位、相关群众团体和组织要根据各类困难群体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进社区、建设工地、敬老院等)活动,经常开展形式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健身、娱乐活动,丰富各类困难群体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所有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机构要对困难群体开放并提供优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