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不经意间路过一些城市居民社区,一排排整齐的健身器材,引人注目,每当清晨或黄昏,社区居民在那怡然锻炼的场景让人羡慕不已。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是北京某高校体育场悬挂的标语,每天下午,老人、小孩、教师、学生,在体育场上锻炼的热闹场景,已经成为这里的一大景观。
而当你留意一下广告,不难发现,跆拳道、瑜伽、健美操等开班招生的广告甚为火爆,尽管价格不菲,但依然深受人们的青睐。而这些,只是中国蓬勃发展的群众健身运动的一个缩影。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正在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在一些大中城市,为健康而消费已经成为新时代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时尚。
一生热爱体育运动的毛泽东早在1952年,就为新中国体育工作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他在《体育之研究》中写到,“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也酷爱体育运动,87岁高龄时仍坚持在北戴河游泳,他也是最早明确提出要申办奥运会的领导人。当年举办亚运会时,小平同志曾说过,“亚运会以后,所有场馆要对外开放,让群众到里面去健身。” 充分体现了他的“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的观点,也为体育场馆的赛后使用问题指明了方向。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奥林匹克运动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人类健康、文明、进步的梦想。奥运会绝不仅仅只是一场体育盛会,它是普及健康教育的大课堂,是人类健康文明进步的契机。
为了筹办好北京奥运,奥运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新建和改建了一批节能环保、质量一流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不仅将在奥运期间为世界各国奥运健儿提供良好的比赛场所,而且在奥运会之后,还能继续为民众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新闻发布会上所总结的:“申奥成功的7年,是中国群众体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取得重大进展的7年,是群众体育各项基础建设大发展的7年,是全民健身运动空前蓬勃开展的7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7年。”
奥运圣火在国内113个城市和地区传递,让体育运动的精神深入人心,极大地激发了国人关心奥运、热爱体育的热情;即将到来的奥运赛事更是一次难得的体育全民大普及机会,将为全民健身运动注入新的活力。乘北京奥运东风,中国的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必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注北京奥运,参与北京奥运,以健康、团结、友谊、进步、和谐的理念,为强健体魄加油,为体育精神欢呼,为北京奥运添彩!(言立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