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玲玲
实施农村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对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有效防范腐败作用重大。但据对我省某县级市71个村和相应的乡镇(街道)调研,发现问题颇多、漏洞不少,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主要问题有:
1、发包、出租的招投标工作把关不严。个别村干部搞暗箱操作,打擦边球。对办公楼主体工程经过公开招标,但对大楼的装修工程和附属工程却往往不进行公开招标,个别村附属工程量甚至占到了总工程量的40%。串标现象严重。承包商在投标过程中往往租借多家公司的资质证明来制作多份标书进行投标,或所有参加投标的单位都是由一家单位指派的,而参加资格审核的人员往往碍于情面或怕打击报复而不予制止。
2、工程付款多以白头发票作为入帐依据,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
3、资产管理未按财务管理相关要求执行。并村前遗留欠款收缴不力,造成了大部分借款无法收回;应收款项收回不够及时,造成村级大量资金长期滞留在外形成坏帐、呆帐,为村级资产带来损失;多头开户继续存在;村级预算执行力度不强,有的村在资金安排上没有量力而行,盲目上项目或开支无度;个别村还存在集体资金违规出借现象。
4、报销审批不符合财务管理要求。开支不经集体研究,大额支出不讨论,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报销凭证不符合要求,收款开具非统一收款收据,开支白条入帐仍无法杜绝。
5、财务公开内容不够细致全面。在公布招待费支出时往往只有当月发生数,却没有当年累各数;在公布租金收入时只有已交金额却无应交金额,群众雾里看花,无法监督。
为此,建议: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做到依法治村。加强对村干部和财会人员的党性教育和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合法,切实做到按章办事;其次要注重对党员、理财小组成员、村民代表的教育,切实提高监督能力,使他们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混乱的漏洞。
二、坚持和完善管理配套制度,做到有章理事。实践证明,财务公开制度、乡镇代表记帐制度和村会计电算化制度等都是行之有效且便于操作的,关键是要做到不折不扣的落实执行:一是要实施审计监督制度,乡镇农经站应严格把关,对现金存款进行不定期盘库,防止挪用,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票据、不应开支的项目必须坚持原则,监督执行;二是要实行村干部过错行为民事赔偿制度,对于村干部滥用取权玩忽职守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的,要求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三、加强乡镇街道监管,做到服务于民。对于在执行财务制度上屡教不改,违法乱纪的干部坚决调整与查处,决不姑息迁就。对农经人员则应强化教育培训,强化检查考核,以提高业务素质,切实履行起审监职责。
四、加大惩戒力度,做到取信于民。对于违法乱纪的村干部,执法机关绝不能手软,要坚决予以打击。纪检、检察、公安要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形成合力,管辖权限内的案件不互相推诿,以避免打击不力现象,从而增强法律的威慑力,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