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近日发表评论文章说,在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很少会掀起金融风暴,因为华人对钱财有“保守和实际”的观念。希望狂热的投资者可以从此次金融风暴中吸取教训,找回失去的传统价值观。
在金融海啸带来巨大破坏后,各国采取以巨款救市、救银行和救企业的行动,例如美国做出的承诺,但后果是印刷大量的钞票,全球日后将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
因此,解决问题的症结——即整顿或改革混乱失序的金融体制才是治本之道。如果不改革金融体系,注入再多的资金,也不能确保其稳定。
一些人已经提出,重新拟定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不过,随着资金市场的急速变化,许多组织和条例已经过时,并无法遏止金融风暴的形成。
要改变和加强的是对银行和房贷机构的监督,因为金融风暴的起点是房地产泡沫。过多资金涌入房地产和金融衍生产品领域是缺乏生产性的体现,也容易激发贪婪。
此外,对于石油和各类商品的期货交易,必须以更严厉措施规范;外汇交易也应该管制,它们已经沦为大型的赌博活动,伤及无辜的老百姓。
除了改革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外,投资者也必须摒弃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回归传统。
为防止危机重现,在华人的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吸纳。比如,华人爱储蓄(美国人就是不储蓄,才造成国家成为全球第一负债国);华人不愿负债(相对于借钱,保留现金才是脚踏实地的做法);华人爱护家庭(只有爱家,才不会因为无法还清贷款,而让房屋面临被银行拍卖的危机)。
在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很少会掀起金融风暴,因为华人对钱财有“保守和实际”的观念,而这正是有些地方所欠缺的。
儒家思想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有净化和稳定的作用,凡事坚持中庸之道,不过分强求,人心不会乱,也乱不起来。
希望狂热的投资者可以从金融风暴中吸取教训,找回失去的传统价值观。如果能够有所领悟,虽经历一场破坏力巨大的风暴,也还是值得的。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