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4日晚上举行的“春天的故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温州民进开明艺术团成立演出”上,民进会员李伟、刘剑静表演了《卷珠帘》。两人以完美的默契,极尽古典舞的柔美之姿,把一对即将分别的恋人的缠绵悱恻、难舍难分表达得极其细腻,运用了古典舞中高难度的毯子功和托举、旋转,演绎了一个哀婉凄切、动人缠绵的爱情故事。
李伟,杭州歌舞剧院原首席舞蹈演员,龙湾区文化馆副馆长,温州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温州市文艺名家舞蹈团执行团长,龙湾区舞蹈工作者协会主席,龙湾区青年舞团团长,龙湾区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
李伟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中三代都是教书先生,对于孩子的教育自然是格外严苛。16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李伟的人生轨迹。培养出知名毕业生周迅和毛戈平的浙江艺术职业学校来当时他所在的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挑选合适的舞蹈苗子,李伟因为帅气的五官和良好的身材条件而获得了一次面试的机会。“那时候对舞蹈没概念,觉得那是女孩子应该干的事儿。我从没有想过舞蹈会成为我未来生活的重要部分。”李伟如实说。
经过重重关卡,他从2000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被录取。可当真正来到省艺校后,没有经过专业舞蹈训练和任何舞蹈功底的他,在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同学当中显得并不起眼。“第一年真的很苦。”一句“苦”道出了当年的心酸。下腰,劈腿成了他的日常,练功房成了他的“娱乐场”,就如此日复一日。可能真的应了那句话,只有努力不会辜负你。
经过多年学艺,在学校最重视也是毕业生求学生涯最终较量的舞台——毕业汇报晚会的舞台上,李伟实现了多年以前对自己许下的诺言,成为了那年毕业晚会上唯一的独舞演员。“这或许就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伟说,对于省艺校的毕业生来说,独舞演出机会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这是对自己五年学艺生涯最好的一份答卷。
和许多毕业生不同的是,李伟毕业并没有步入“待业青年”的队伍。因为毕业晚会演出的成功,全国18家文艺单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经过多重考虑,李伟选择了杭州歌剧舞剧院工作。8年的时间,他从最初入团时的群舞演员越过领舞这一级,直接成为主要演员,又最终在激烈的考核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团里屈指可数的男一号。至此,李伟的舞蹈事业走向了巅峰,随团访问演出过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最值得骄傲的是,2007年随国家领导人赴吉尔吉斯斯旦参加各国首脑峰会庆典演出,受到文化部的嘉奖;在黎巴嫩为期三个月的文化交流演出时,他受到了黎巴嫩总理的亲自接见;2008年的世博会时,他代表浙江省表演了双人舞《断桥烟雨》节目;第十届世界动漫节开幕式上,用他的舞姿代替了报幕人画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就在李伟的舞蹈艺术正值高峰时,他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回温发展,考入龙湾区文化馆担任舞蹈干部。
“从台前到幕后,从舞者到舞蹈干部,这又是另一大转折。”李伟说:“我是温州人,我是喝瓯江水长大的,我的根在温州,一定要为家乡的发展做点贡献。多年在外奔波,想将自己在外所学、所见、所知毫无保留的带回到家乡来,在温州歌舞团解散之际,为家乡文艺事业出一份力。”来到文化馆第一年,他首先建立了龙湾区青年舞团。团员都是由各专业艺校、师范院校的舞蹈专业毕业生组成,组建队伍、培养队伍、带领队伍成为第一年群文路的主要工作。这支队伍代表龙湾区获得了省市各级舞蹈类比赛8枚金奖,第二年7枚金奖。第三年在温州市市民文化节舞蹈专场决赛中,李伟更是亲自上阵表演双人舞《梅子和她的男人》,以全场最高的分数获得由温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红舞鞋”奖……
更值得一提的是,至此五年时间里他代表龙湾区连续获得全省舞蹈最高规格赛事的“浙江省群众舞蹈大赛”的5枚金奖。不仅在专业上有所建树,李伟也因此获得了龙湾区十大杰出青年、温州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先进个人、温州市宣传文化人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
“未来,我想将我带领的舞蹈团变成温州最专业的民间舞蹈团。”李伟说。“舞蹈团里的每一位团员都是来自温州市各个片区舞蹈培训领域里的佼佼者,只有把他们带强,他们培养出的学生自然也强,温州的老中少各年龄段的舞蹈水平才能不断提升”。而李伟本人从就职于歌剧舞剧院,到成为一名舞蹈干部,用李伟的话说,从一个服从者的角色,到慢慢学习对自己负责、对学员负责、对艺术负责、对社会负责,无论是创作还是教学,每一段经历,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成长。
来源:龙湾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