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年专题 70周年专题
浅探民进优良传统的时代意义

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参政为民,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自形成,到发展、沉淀,一直引领时代的主旋律,具有丰富的内涵及自身的特质。

一、民进优良传统的历史进程

19451230, 以马叙伦、王绍鏊为代表的文化界和工商界知识分子,在上海成立了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的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民进成立后,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与主张,相继发表《对于时局的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章,提出了立即结束一党专政,还政于民,立即停止内战,保障人民自由权利等政治主张,坚决站在人民的一面,带领会员积极投身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爱国民主运动之中。

1946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民进联合上海67个主要群众团体组织,成立了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开展了一系列的斗争。623,由民进提议,并由民进领导人参与筹划,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发动10万群众举行反内战大会,并欢送马叙伦为团长的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赴南京呼吁和平。请愿团在南京下关车站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围攻毒打,马叙伦、雷洁琼先生都身受重伤。事件发生后,当时在南京的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同志连夜赶到医院慰问,并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全国各地各界群众也纷纷抗议国民党的暴行。下关事件既教育了广大人民,使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又是血写的路标,昭示人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民进也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锤炼,并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中。

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出《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联合政府。此口号成为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政治分野。民进毫不动摇地选择人民,公开宣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踏上与中共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奋斗的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民进的先辈们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参与了筹备新政协和制定共同纲领的工作,并作为我国的民主党派之一,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工作。

民进这段不平凡的历程昭示世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诞生是与中国人民的奋斗事业息息相关的。在此后的岁月里,民进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为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的实践中,经受了各种风风雨雨的锻炼和考验,与中国共产党结成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友谊,形成了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优良传统。

二、民进优良传统的时代内涵

民进的优良传统是民进先辈们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它内涵丰富,蕴藏着民进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显著的特征,现具体以以下四个方面作分析。

1、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和无私奉献,奠定了他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核心和领导地位。60年前,中国民主促进会先辈们在探索救国救民的艰难进程中最终选择追随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中国民主促进会从创立伊始就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帮助。《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明确提出中国民主促进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就是为了配合党进行民主革命而成立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实践中,民进逐步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的信念,并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

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鼓励和支持下,民进作为一个政党继续存在,共同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框架之内,民进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多党合作事业共同奋斗。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民进的发展历程证明:中国民主促进会发展的每一历程,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民进辉煌的历史,也没有民进的今天。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进与生俱来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传统,它决定了民进参政党的时代地位。

2、追求上,坚持坚持爱国主义和民主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种长期积累起来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它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为争取祖国统一、繁荣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民主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政治发展内在的本质要求。中国民主促进会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产生于没有丝毫民主气息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从民进诞生那天起,就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就高举起争取民主的大旗,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斗争。爱国主义和民主精神,已然成为民进的品质,并深镌到每个会员的骨髓。

1945年,民进在《章程》中确定:本会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在反内战斗争中,民进以民主作为救国的旗帜,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投入到和平民主运动中,同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风雨同舟。新中国成立后,民进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框架内,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坚持爱国、民主的本色,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主义和民主精神既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他们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因此,爱国主义和民主精神是民进的思想灵魂,它是民进优良传统的精髓,一直发散至今,并且光耀未来。

3、业务上,坚持团结和求实的工作作风。

团结一心、求真务实是民进先辈们在追求真理、追求民主,争取国家和民族 的独立和解放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它既是民进组织的会训,也是广大民进会员坚持的工作作风。民进历来是个团结,凝聚力强的组织。民进的各级领导和代表人物的高风亮节,率先垂范,精诚团结,扎实有效的工作,是民进组织具有向心力和健康发展的关键。广大民进会员,热爱民进组织,忠诚民进事业,同心同德,在各自本职工作岗位上、在民进会务工作和参政议政上发挥聪明才智,求真务实,是民进组织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坚实基础。民进成员毕生追求进步,崇尚真理,求取实绩,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计名利得失,不争功名利禄,始终默默无闻,踏踏实实,无私奉献。

在民主革命时期,与中国共产党在反帝爱国、争取民主的共同思想基础上,患难与共、同舟共济。新中国建立后,发挥渊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殷实资产的优势为新中国服务。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带领所联系的社会阶层和广大成员,积极献策献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可见,团结和求实是民进始终坚持的优良工作作风,它是民进的行事原则。

4、品格上,坚持立会为公的奉献精神。

立会为公也是民进的优良传统,它与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为公原则一脉相承。立会为公体现了民进组织和广大会员的奉献精神。在任何时候,民进都顾全大局,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不计组织个人的得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进与中共风雨同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平、民主、团结作出了奉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进坚持以党为师,立会为公的会训,为国家和民族的富强、民主作出了奉献;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作为参政党,民进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脉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奉献。可见,立会为公是民进的的宗旨,它体现了民进的性质和职能,更是这品格高洁的外显。

上述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彼此贯通,有机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进优良传统的核心,在政治层面上解决跟谁走的问题,决定了民进参政党的定位;坚持爱国主义和民主精神是民进优良传统的精髓,在理念层面上解决价值追求问题,指明了民进前行的方向;坚持团结和求实是民进优良传统的工作作风,在实践层面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为民进提供了方法途径;坚持立会为公是民进优良传统的宗旨,在本质上解决为谁服务、为谁奉献的问题,表明了民进的政党性质和职能。民进的优良传统既是民进作为参政党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也是民进作为参政党职能客观要求的反映;既是民进自身活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支撑民进各级组织有效运行的强大内在动力,还是民进具有政党个性特色的政治优势。

三、民进优良传统的时代意义

民进的优良传统,是凝聚全会意志和信念的精神内核,是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是民进事业发展的保证。它始终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时代特征不同,其意义也有所不同。因此,要充分理解民进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首先要正确把握时代特征,深刻领会时代精神。

当今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一个潮流、四大趋势。一个主题,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一个潮流,即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个主题向纵深方向发展,突出表现为和平、发展、合作主潮流。四大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愈益凸现、政治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科技信息化突飞猛进。它们不断深化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动力。这给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外敌对势力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渗透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泛起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形成巨大冲击和危害。在此背景下,国内关于政治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实行多党制等议论时有浮现,极易产生各种思想分歧。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民进继续秉承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方针,对于社会的维稳,民族的和谐,人民的安定,无不起到了引领和导向的榜样作用。

当今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人们的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的利益集团和群体的出现,分配差距的拉大,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这些新矛盾、新问题的出现,使一些同志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到迷惘、疑虑,产生浮躁、偏激情绪。与此同时,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国内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有所滋长,封建主义残余思想沉渣泛起,国外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观念和消极文化乘机而入。在这样的国内环境中,民进依然秉承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优良传统,洁身于经济洪流中,既为民,更为国,树立了一面政治性的时代正能量大旗。

不过,今天的民进经过多年的发展,会员队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会员数量增加很多,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就业领域更加广泛,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呈现多样化,少数地方和基层组织出现松散和半涣散状态。因此,如何让民进在今后的道路上,继续发扬自身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榜样于人,成为了当前社会民进自律的关键。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民进自身情况,迫切要求民进珍视和维护自己的优良传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充分发挥它在自身建设中熏陶、感染、教化、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只有这样,民进才能永葆优良传统,立会为会,参政为民。

 

来源:民进台州市委会  孙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