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年专题 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年
铭记“五一口号”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参政职能

七十年前的430,中共中央书记处通过了经毛泽东修改后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其中提到:“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的提出,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崭新篇章。“五一口号”的主要精神便是中国革命和政权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坚持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辉煌。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七十年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主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

“五一口号”提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有效地适应形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和民间团体,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精英成为民主联合政府的成员,这样的联合政府是真正的联合政府,具有最广泛的人民性和代表性。“五一口号”发布之前,中共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之间是并肩战斗、相互支持的政治合作关系,共同的目标是反对内战和独裁,争取民主与和平。“五一口号”发布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纷纷表态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价值理念,承认和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此也确立新型政党关系。“五一口号”的深远意义,在于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统一战线和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制度揭开了新的一页。1949921,中国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五一口号”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伟大邀约,表达了当时的主流民意,激发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建立新中国的政治热情,是对统一战线政策的最好实践。

“五一口号”及第一届联合政府的组成都表明,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以简单的多数去压倒少数,而是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同民主人士真诚合作,采取民主协商的方法来达到政治上的一致。在662名一届政协代表中,共产党员约占44%,工、农和各界无党派代表约占26%,各民主党派成员约占到30%。各民主党派成为中共领导下的真正意义上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与中共一道参加民主联合政府,共同担负起管理国家事务的重任,成为国家政权的积极参与者。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选出的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有31名,接近半数。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中,有3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政务院4位副总理中,有2位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政务院21位委员中,有11位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政务院所辖34个部、委、院、署93位负责人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占42位,其中担任正职的有15位。第一届人民政府的组成,可以说是五一口号的最好实践,真正体现了政治协商的精神,也为多党合作树立了样板。

现在来看,“五一”口号的最大意义在于提出了“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前者可以说壮大了统一战线队伍并将此作为传统承继至今,成为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后者则在时局动荡的时代为新中国吸纳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新中国的政府机构是真正汇聚了各方面政治力量的联合政府。

二、“五一口号”的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1957年起,政治协商制度受到扭曲,中共走过的一些曲折历程(反右和文革)改变了“五一口号”的民主联合政府的实质,破坏了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精神,导致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文革”前夕,国务院各部委中还有非中共部长9人,但自197210月傅作义辞去水利部部长之后,在中央政府中就再未出现非中共人士担任国家部委正职,这与第一届联合政府的成员构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幸,新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也带来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全面改进调整。200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党外人士“符合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这是中共中央的文件中第一次作出的明文保障。与之相应的标志性案例便是2007年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出任科技部部长,这是自1972年傅作义之后35年来首位担任部委一把手的民主党派人士。

如果说200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第一次明确党外人士可以担任政府部门正职,那么2015年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除延续此规条之外,进一步明确规定“各省在政府组成部门中应当配备2名左右党外正职”。除此之外,《条例》还明确规定了党外人士可以任职的具体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部门除有特殊要求外,均可以积极配备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重点在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性强的部门配备。”这些政令的出台,对改变党外人士许久以来只能担任副职,且大都集中在文化、教育、卫生等相对非重要岗位的状况有着巨大改变,也意味着“五一口号”的“联合政府”精神得到了现实的回应。

三、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参政职能

2017年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这是回应70年前的“五一口号”的另一次伟大邀约,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之际,中共作为执政党向党外人士敞开了权力的大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作为参政党,应该要有能力真正参与到政府部门中,成为决策和领导的重要力量。这首先要求参政党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一是个体自身素质的提高,二是队伍的层次和梯队建设,如此才能真正拥有充足的后备人员,在人民和政府需要时,真正有能力担当起重任,充分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铭记“五一口号”的精神,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履职尽责,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作为社会主义政权的参政党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作为参政党,应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不断强化参政意识,尽到参政党应尽的职责。从专业素质来说,参政党应该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毕竟参政党大多为高级知识分子,不少人都是术业有专攻的高技术人才。但作为行政领导人员,行政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专业水平的发挥。鉴于此,民主党派尤其应该加强的便是自身队伍的建设,加强对后备干部行政能力的有意识培养。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繁荣,社会利益出现明显分化,参政党更应该扩大自己的包容性,更应该去努力发现传达各利益团体的声音,充分实现自己的代表性。只有充分表达所在界别群众的关切,维护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真正体现协商制度下的社会和谐。也只有这样,参政党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商政治,这样的参政党才不只是政治的摆设和装饰用的花瓶。老一辈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因其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一代参政党成员更应该秉承先辈的光荣传统,从提升自己的政治和理论素质入手,脚踏实地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参政党谱写出新的华美篇章。

 

作者:民进丽水学院支部  王拥军